{SiteName}
首页
手指关节脱位
儿童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症状
左关节半脱位
双侧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吧

肘部疼痛常见病及体格检查

视诊

完全暴露肘部、两侧对比检查,首先观察肘关节的轮廓有无肿胀和变形。轻度肿胀时,仅见鹰嘴侧窝鼓起,严重肿胀时,整个肘部粗大,甚至肘横纹消失;梭形肿胀,多属慢性关节炎症;一侧肿胀常因肱骨内上髁或外上髁损伤所致。神经麻痹时,可以起广泛的肌肉萎缩。正常肘关节伸直位时,有5~7°的携带角,一般女性比男性度数稍大。携带角增大为肘外翻,减小或前臂尺偏则为肘内翻。

肘关节的形态如有改变,应注意有否骨折和脱位。肘关节脱位或髁上骨折时,患肢常处于半屈肘位;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或肘关节后方脱位时,鹰嘴后突明显;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者,以前臂旋前畸形多见。

触诊

肱骨内髁、外髁和尺骨鹰嘴是肘关节触诊的重要骨性标志。此三点所构成的“肘直线”和“肘三角”有无改变,对鉴别肘关节脱位和骨折有实际意义。

触诊时要注意压痛点的位置。肱骨外上髁有前臂伸肌群附着,外上髁炎时(网球肘),该处压痛明显;肱骨内上髁有前臂屈肌群附着,也可因炎症而有明显压痛;鹰嘴部可因骨折或滑囊炎等而有压痛或肥厚感;桡骨头可于肘后桡侧窝处触及,同时旋转前臂,可触到桡骨头转动的感觉,骨折时此窝鼓起并有压痛;尺骨喙突在肘前不易摸到,需要以拇指在肘前深压,骨折时该处可有压痛;尺神经位于肘后尺侧,如尺神经有病变,局部可有肥厚感,并有压痛和串麻等现象。肱骨外上髁、内上髁、桡骨小头和鹰嘴骨折时,除局部肿胀和压痛外,可触到骨擦感和异常活动。若前臂外展或内收活动受限,则表示内、外侧前臂屈、伸肌起点或侧副韧带的损伤,或内、外上髁撕脱骨折。肘关节脱位或骨折时,可出现异常的外展和内收活动。

活动

肘关节活动以屈伸为主,活动的关节主要在肱尺关节。前臂的旋转则依赖于尺桡上、下关节和骨间膜的相互活动。肱桡关节虽参与屈伸和旋转活动,但处于次要位置。肘伸直位无侧方活动,但当侧副韧带损伤时,会出现异常的侧方活动。肘关节的正常活动幅度见图

特殊检查

⑴网球肘试验(Mill)试验: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⑵前臂屈、伸肌紧张(抗阻为)试验

①患者握拳、屈腕,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肘外侧疼痛则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灶。

②患者伸手指和背伸腕关节,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肘内侧痛为阳性,提示肱骨内上髁的病变。

③肘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者的关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线,在屈肘90°位构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后脱位时,肘三角即失去正常关系。

宋鲁平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

在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康复科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近35年。熟悉康复医学科常见病的诊疗康复原则及常用康复评定和康复技术。擅长应用药物、理疗及综合康复措施改善疼痛和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和情绪等功能障碍。主持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康复医学、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发表SCI论文2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先后赴加拿大、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家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国内首发《重型颅脑创伤康复管理专家共识》、《帕金森病康复中国专家共识》和《阿尔兹海默病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主编和主译学术专著六部《生物反馈教程》、《神经康复科典型病历荟萃》、《康复评定常用量表》、《失语症新理论新进展》,《卒中后失语症病历精解》和《认知功能研究进展》。获得国家技术新型专利1项、认知和言语评估和训练系统软著权5项。荣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十一五”期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年度“德艺双馨人民好医生”称号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年度优秀康复医师。

擅长:急慢性疼痛(头痛、颈肩腰腿肌骨和神经痛)、脑和脊髓损伤后偏瘫、截瘫和四肢瘫、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记忆障碍和痴呆、焦虑抑郁和失眠以及意识障碍等的诊治和康复。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周二、周三上午康复科门诊

周二上午特需专家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riz.com/scgjtw/11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