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两岁的幼童小思在二伯的哄逗下,喝了一些自酿米酒后便昏睡不醒,并出现呕吐、抽搐等症状,医院。诊断结果是小思因酒精中毒导致脑损伤和癫痫,目前智力、运动、语言发育迟滞,相当于1岁幼儿发育水平……
一两米酒下肚,两岁男童脸色发黑小思是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人,现在两岁多。今年大年初三(2月21日),小思和父母、姐姐到二伯家做客留宿。次日7时多,小思的二伯拿着一碗酒放在小思嘴边,小思妈妈马上上前制止并将儿子抱回怀里。
半个小时后,小思睡着了,王女士将儿子放到了床上。后来,王女士两次去叫小思起床吃东西,但两次晃动孩子,孩子都没有反应。王女士一摸小思身体,发现他全身发软、发烫。联想到孩子之前估计喝了酒,王女士意识到不妙,连忙把孩医院。送医途中,小思脸色发黑,呕吐、抽搐不止,一直昏睡。
医院,急诊医生给小思进行了输液处理,但小思情况不见好转。2月22日晚,小思被紧急转院至钦州市妇幼保健院。
在重症监护室待了5天后,小思才苏醒过来。可在钦州住院半个月后,小思的精神状态仍然不好,不能独坐,不能站立,不会说话,眼神呆滞。钦州市妇幼保健院今年3月10日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显示,小思被诊断为:急性酒精中毒、皮肤感染、心肌损害、高血糖、共济失调、中枢协调障碍(继发性脑损伤)。王女士说,孩子二伯后来承认给小思喝过酒,喝了有一两多,是自酿的米酒,大概20多度。
原来聪明伶俐的他,如今发育迟滞今年3月12日,小思住进广西医院。医科大一附院3月17日出具的出院记录显示,小思入院诊断为急性脑损伤、抽搐待查,出院诊断为急性脑损伤、酒精中毒,出院时“无发热、咳嗽、无呕吐、抽搐,一般情况好”,建议出院后到门诊做康复治疗。王女士说,儿子在做康复治疗期间,仍出现多次发烧、抽搐的情况,且精神状态一直不好。
截至目前,小思的治疗费共花去了4万多元。王女士说,小思的爸爸是货车司机(贷款买的车),儿子出事后,他也无心工作,收入锐减,他们还有个6岁的女儿由奶奶帮带着。“照这样继续治疗,根本无钱可治了。”
而出事后,二伯前后只拿来1.4万元,之后就消失了,无论小思一家怎么打电话,都联系不上。
王女士告诉记者,小思以前是个正常的孩子,会做很多事情。现在只会傻傻地拿着手机,呆呆地望着电视机。更严重的是,小思现在不知冷热,也不知饿饱,“我们只能自己判断他是不是饿了,是不是冷了。”让王女士更揪心的是,原本聪明伶俐说话流畅的儿子,现在只会叫“爸爸、妈妈、姐姐、奶奶”,且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经常冲着爷爷奶奶喊“妈妈”。
小孩子能喝酒吗?(网络配图)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即使抛开法律问题不讲,小朋友也是不能喝酒的。因为酒喝下去主要靠肝脏分解,小朋友的肝脏比较嫩,还没发育成熟,如果经常喝酒,肝脏的负担将越来越重,而且喝酒容易有瘾头,酒量越喝越大,对肝脏损伤也越大,所以也不要用筷子蘸酒逗孩子喝。
喝酒自然会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还可能产生很多问题,因此很多国家立法严禁向未成年人售酒是有道理的。
最常见逗宝宝的6个危险动作抛宝宝
危险动作:
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坐飞机”
危险动作:
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
这种逗乐方式不仅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有导致脑瘫的危险。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转圈子”
危险动作:
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
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
“中弹”
危险动作:
让宝宝张开口,向其口内投花生米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
对宝宝的危害:
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投入气管,或宝宝笑时呛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
过多逗笑宝宝
危险动作:
适当地逗逗小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乱捏鼻子
危险动作: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看到宝宝的鼻子长得扁,或者想逗宝宝乐,喜欢用手捏宝宝的鼻子。别小看这轻轻的一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
常捏鼻子会损伤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而生病。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来源:楚天都市报、广西新闻网及钱江晚报网络综合整理
平台回复“图形”即可获取答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