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浅析
陈双喜
医院小儿骨科湖南长沙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复位治疗的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90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给予术后伤口及石膏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全程综合护理。
结果:护理组患儿中,优秀29例,良好10例,可以5例,较差1例,治疗及预后的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
结论: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护理中,引入整体护理的观念,加强对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于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小儿;护理方法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先天畸形病症,在临床中也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主要是由于患儿的髋臼前缘或外缘发育不良,导致患儿的股骨头不能被髋臼正常容纳,进而引起关节松弛,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1]。临床表现主要为患儿病侧肢体缩短,髋部外侧隆起,髋关节呈屈曲外旋状,活动受限等。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多发于女孩,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目前,临床中对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主要以手术复位治疗为主[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回顾性分析45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研究探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年6月~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复位治疗的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90例,其中男17例,女73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3.2±1.3)岁。90例患儿中,7例为双侧髋关节脱位,16例为右侧髋关节脱位,67例为左侧髋关节脱位。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将90例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脱位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给予术后伤口及石膏护理,术后加强对患儿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监测,并及时告知医生。定时为患儿进行翻身,保持臀部及会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发生尿布疹及伤口感染。注意观察患儿石膏的松紧程度及伤口情况,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及时护理。
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全程综合护理。
术前: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医生和护理人员存在恐惧心理,因而容易出现任性、哭闹,不配合护理的情况。因此,在术前应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心理特点,对于3岁以下的患儿可以采取拥抱、亲吻等方式安抚患儿的情绪,对于3岁以上的患儿可以采取鼓励和安慰的方式,多与患儿进行交谈,让患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产生安全感,从而配合护理治疗[3]。同时,按照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备皮及相关器械、材料的准备工作。
术中:术中由专人对患儿进行看护,以免发生坠床等危险,麻醉后患儿取仰卧位,保持呼吸通畅,注意采用软垫等防治患儿受压部位皮肤损伤,并为患儿进行保暖,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心率等体征,保持静脉通路顺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理操作准确、迅速。
术后:体位护理,患儿手术后,为避免误吸呕吐物及舌根后坠导致窒息,在未清醒前,应保持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通畅。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固定,腰部垫高,避免尿液倒流引起伤口污染;疼痛护理,术后及时给予患儿止痛药物减轻疼痛,并通过与患儿交谈、讲故事、唱歌、看图片等形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同时,定时为患儿变换体位,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感;饮食护理,术后6h患儿可以饮水,可线饮用少量温水,观察无呕吐后,可以进食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以消化为主,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引起便秘和腹胀;康复锻炼,患儿清醒6h后,可适当进行深呼吸、踝、趾关节及上肢的被动运动。患儿疼痛感减轻后,可适当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训练,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发生肌肉萎缩[4]。拆除石膏后,指导患儿练习膝关节伸屈,根据恢复情况,指导患儿在床上进行适应性训练,恢复髋关节功能。
1.3评价方法
术后2个月,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及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并结合X线检查结果,按照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分,85~分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74分为可以,60分以下为较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组患儿中,优秀29例,良好10例,可以5例,较差1例,治疗及预后的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引起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临床研究认为,由母体激素导致俄关节松弛、髋臼先天性发育不良、机械性拉伸以及遗传因素等都是导致发生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相关因素[5]。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并最终导致残疾。手术复位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患儿大多年龄较小,应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特点,引入整体护理的理念,从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儿全程护理,在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为患儿的术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术前通过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使患儿能够配合治疗,术中后给予专业的护理操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给予患儿专业的体位、饮食、疼痛等护理,有效提高了患儿的康复质量。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效果,结果显示护理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护理中,引入整体护理的观念,加强对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于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娟,闫燕峰.7例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J].吉林医学,,17(6):-.
[2]史立伟,赵群,张立军,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与关节松弛的相关性研究[J][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7(13):-.
[3]翟义.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15(4):44-45.
[4]张晓琴,王显容,高文君.髋关节周缘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配合[J].遵义医学院学报,,32(2):-.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