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宝宝出生后最常见的的临床症状了,约60%的宝宝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虽然大部分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但妈妈难免心里还是会担心、着急,于是可能出现“有病乱投医”的现象,找些土方法,殊不知,这些方法不仅不能帮助退黄,反而对宝宝造成一定的伤害!
今天西柚妈就跟大家详细聊一聊宝宝黄疸到底应该怎么办?这可能是网上最全面、科学的宝宝祛黄疸攻略了!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宝宝出生后,红血球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黄色的色素,被称为“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通常,当胆红素进入肝脏时,会被转化为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到达肠内,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这个时候大便的颜色会变得发黄或者显出棕色。
但是,新生儿的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加上新生儿的肠蠕动在最初的几天也不是特别有力,导致胆红素的排出效率很低,所以,胆红素就仍然留在血液中,让皮肤看上去黄黄的。开始时是头部皮肤发黄,随着体内滞留的胆红素越来越多,全身的皮肤也会变黄。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也有很多宝宝会持续1个半月,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甚至可能持续几个月。但如果胆红素急剧上升,进入脑细胞,造成“核黄疸”,就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
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得了黄疸?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则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判别方法为:用手指将躯干部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医院检查和治疗。
黄疸增加,宝宝是从脸→躯干→四肢、眼睛变黄。黄疸减退,是从四肢、眼睛→躯干→脸退黄。如果你很难判断宝宝的黄疸退没退,可以2~5医院检查胆红素水平。
验血可以检测胆红素的水平。医院还会用一种仪器放在婴儿皮肤上,作为一种筛查手段,确定是否需要验血。(不需要停母乳)
如果婴儿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者在出生两周后仍未褪去,要判断宝宝是否是病理性黄疸。为判断黄疸是否是由肝脏疾病引起的,也需要验血,测试肝功能,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和结合胆红素水平。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需要会进行血液检验:
?有诸如早产等风险因素;
?在婴儿出生第一天出现黄疸;
?黄疸面积扩大;
?黄疸持续超过两周。
黄疸长时间不褪,如果是母乳性黄疸,那么不用担心,检测和控制好胆红素水平不过高即可,但也可能是由肝脏疾病引起的。如果黄疸持续(超过两个星期)不褪,一定要看医生。肝脏疾病的一个征兆,就是婴儿的大便颜色非常淡,而不是深黄、深绿或深棕色。检查是否有肝脏疾病的最佳方法,是通过验血检测胆红素水平(同时测定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
由肝脏疾病引起的黄疸需要及时检查,以便开始适当治疗。患有肝脏疾病的宝宝在早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一定要注意婴儿大便的颜色。如果颜色非常淡,婴儿必须验血,检测结合胆红素的水平。如果数值升高,婴儿需要尽快转去看儿童肠胃科专科医生。引起婴儿黄疸的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是胆道闭锁。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黄疸根据引起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就是大多数宝宝所患的黄疸。就是说宝宝的器官发育一切正常,也没有感染疾病,完全健康的情况下,仅仅是因为肝脏一时半会儿没有能够适应过大的工作量,导致血液中胆红素略高,造成皮肤、眼白黄染。通常在两周内,宝宝就“白”回来了。
母乳喂养宝宝的黄疸可能是母乳性黄疸,或者母乳喂养不足造成的饥饿性黄疸,这两种情况都是生理性黄疸的延续。
母乳性黄疸(发生率不到3%),是生理性黄疸消退后,还仍然持续的黄疸。宝宝的胆红素指会在14天后再次升高,黄疸可能持续3-12周。如果你母乳喂养得很好,宝宝喝足了母乳,黄疸还是降不下来,那么宝宝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怀疑是因为母乳中的物质阻碍了肝脏对胆红素的清除工作。母乳性黄疸具有家族遗传性。
宝宝有母乳性黄疸,并不是说妈妈的母乳有问题,需要停止母乳喂养。该喂母乳喂母乳,宝宝的胆红素水平还是会慢慢下降的。在胆红素水平没有超过正常水平,黄疸不严重的情况下,宝宝的黄疸虽然持续更久,但是不会造成任何健康问题,仅仅是生理性黄疸延续,需要做的是充足喂养。当胆红素指较高,黄疸较为严重时,需要照蓝光治疗?充足喂养(每天喂8-12次或更多)。
饥饿性黄疸是指,当宝宝没有获得极佳的能量摄入,可能导致血清中的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饥饿”导致,而是吃的不够多,排便太少,就不能有效地排除胆红素,就会导致生理性黄疸变得严重一些。
饥饿性黄疸通常发生在母乳喂养的宝宝身上,特别是出生后第一周,母乳喂养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宝宝没有喝够奶。在治疗方面,由喂养不足造成的黄疸,当然主要就是增加喂养,严重时也要照蓝光。
病理性黄疸是指,宝宝患有疾病或者有某些健康问题,比如胆管闭锁,和妈妈rh血型不合,内出血,有病毒/细菌感染等。病理性黄疸通常都是比较严重的黄疸,除了需要针对严重的黄疸进行光照治疗,甚至换血,来避免对听力或者大脑的损害,还需要针对导致严重黄疸的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
一些医生让妈妈停母乳来诊断是母乳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这种做法并不能有效地判断是否是“母乳性黄疸”,并且母乳性黄疸并不需要停母乳,多喂母乳还是首要的退黄方法。
病理性黄疸也并不必须经过“喂饱配方奶,但胆红素仍然很高”这个步骤来诊断。
核黄疸(Kemicterus)和慢性胆红素脑病:当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突破了血脑屏障,进入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就会出现核黄疸和慢性胆红素脑病。这种病理学变化是永久性的,并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神经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
什么时候该看医生?
大部分新生宝宝都有黄疸,一般是轻微的黄疸,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也不会引起什么问题(新生儿黄疸)。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当胆红素生成得过快,或者当肝脏反应过慢的时候,胆红素的水平就可能上升到比较危险的程度(病理性黄疸)。
下面这几种情况可能与其他一些健康问题相关,建议果断
●早产宝宝黄疸较高。
●宝宝在出生后第一天及第二天的胆红素水平偏高(新闻中的新生宝宝的情况)。
●宝宝在短期内(如一两天之内)胆红素含量上升很快,宝宝很快从面部黄色变成全身黄色。
●出生后的24小时内,黄疸持久不退、或者消退后又再出现、或者黄疸加重。
●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血;母亲是Rh阴性血,宝宝是Rh阳性血,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宝宝手心及脚底心的皮肤呈黄色。
●宝宝黄疸为暗黄色,大便颜色偏浅或白陶土色。
●如果胆红素水平是在出生后的三、四天缓慢上升,那么宝宝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黄疸,通常是无害的。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血液中未经处理(未结合)的胆红素水平如果非常高,可能会造成听力问题和脑损伤。所以如果宝宝出现黄疸,要注意确保胆红素水平不会过高。如果过高,就需要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要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黄疸,但总的来说就是:
①确保充足喂养;
②严重时照蓝光治疗;
③更严重时换血治疗;
④有疾病的话可能需要同时治疗引起或者加重黄疸的疾病。
01蓝光照治疗是怎么回事?如果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过高,就需要进行光照疗法,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这种方法通常可以缓解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将你的宝宝用光纤毯(毯式黄疸治疗仪)包裹起来。新生儿黄疸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蓝光照射,安全性很好,部分婴儿可能出现皮疹和腹泻等副作用,停止照射后即消失。照光时注意保护眼睛。
光照疗法通常十分有效,但如果宝宝的黄疸比较严重,或者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02换血治疗如果黄疸已经非常严重了,那么可能需要进行换血疗法,用新鲜的血液置换掉宝宝体内含有过高胆红素的血液。如果宝宝血液中的rh因子与妈妈的不合,也需要换血治疗。
03各种花式退黄方法都不推荐!强烈不推荐这样做:
?不要给宝宝喝水和葡萄糖水。给宝宝喝水或者葡萄糖水只可能会让黄疸加重,因为这样做会影响对母乳或者配方奶的摄入,也会减缓胆红素水平下降。
?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停母乳可能会让黄疸变得更糟糕,会阻碍妈妈为了给宝宝最好的营养而做出的努力。频繁地、有效地喂母乳是最好的减轻黄疸的方法。
?不建议给宝宝晒太阳退黄疸。晒太阳虽然可能减轻黄疸水平,但是新生儿皮肤娇嫩,晒太阳太容易晒伤,所以不建议晒太阳退黄。如果要让宝宝接触日光,不要直晒,当然这样做对宝宝的黄疸水平没什么效果。
?不建议给宝宝吃中药:年8月23日,国家药监局明文公告茵栀黄注射液为“新生儿、婴幼儿禁用“,理由是“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所以,如果医生有给茵栀黄的注射液,拒之,保护宝宝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对于茵栀黄颗粒,国家还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但有的医生已经建议不要再使用。
照蓝光既安全又有效,是全世界的宝宝治疗黄疸时都在用的方法。
母乳该停还是多喂?
黄疸现象似乎在母乳喂养的婴儿身上更常见,尤其是出生后几天喂哺不够频繁的婴儿。而且黄疸高的宝宝容易嗜睡,吃奶也有些乏力,更容易母乳吃得不勤,影响胆红素的排出。
有的医生会建议暂停24~48小时的母乳喂养,给孩子喝配方奶粉,以观察是否会降低胆红素的水平;而有的医生则建议继续哺乳,甚至主张增加喂奶的次数,两种做法都能让婴儿有所好转。但由于暂停母乳有提前断奶的风险,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建议勤喂母乳。
如果是通过勤喂来加快排泄的话,可以在白天每隔1.5~2个小时喂哺一次,晚上4~5小时哺乳一次,将一天24小时的哺乳的次数至少达到10至12次,新生儿就会排便频繁,从大肠有效地排出胆红素。如果宝宝嗜睡或者吸乳乏力,可以唤醒宝宝,鼓励宝宝吃母乳的时间更长、更频繁。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大约50-70%,所以其实没有什么办法一定能避免宝宝患上新生儿黄疸。但是多喝奶可以预防宝宝患上严重的黄疸,让黄疸的程度处于不用治疗的水平。宝宝出生后愈早愈多的母乳哺喂,有助于加速胆红素排出,预防早发性黄疸,因此,即使是母乳喂养引起的晚发性黄疸,综合母乳给宝宝带来的好处,也没有必要停喂母乳。
END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只用于科普,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往期精彩回顾为什么医生最怕孕妇分娩时咳嗽?医生:宁愿10个难产也不愿1个咳嗽产房里的尴尬事,脱光都不算什么,看看有没有跟你一样的!怀孕期间,比起烟、酒和药物,腹中胎儿更害怕这个!准妈妈千万别大意这几类准妈妈千万不要顺,否则孩子出不来还要搭上命!谁能想到,最折磨准妈妈的竟是这些事儿!
〖亲爱的,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好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