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商报记者王苗苗
最近一段时间,尤其进入伏天之后,随着吹空调、喝冷饮成了家常便饭,这因腹泻、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宝宝也逐渐增多,这其中多半还都是夏季急性肠胃炎惹的祸。而在咱们宝妈群里,这几日也不时有宝妈询问关于宝宝腹泻的问题。宝宝得了夏季急性肠胃炎该咋治疗,又该如何护理,成了宝妈们最想知道的事情。
别急别急,这个专业的问题,医院儿科专家李玮主任医师来为大家解答吧。
专家解惑急性肠胃炎知多少?
先来科普一下急性肠胃炎这个概念。
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多发于夏秋季节,这是因为夏季气候炎热湿润,十分适合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而食物也易腐败和变质,多方面给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活跃的条件。
而咱们的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局部抗感染能力也差,加之宝宝生长发育快,胃肠道负担重,稍有不慎,就容易中招。
判断宝宝是否患上急性肠胃炎,可从看:
宝宝是否有外感或饮食不节病史;
宝宝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大便次数及形状的改变;
宝宝是否有发热的症状;
如果宝宝存在上述三种症状,那基本就可以确定宝宝是患上急性胃肠炎了。
特别提醒不是所有急性肠胃炎都要用药物治疗
李玮称,对待急性肠胃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要依据患儿患病程度来定,并不是所有的急性胃肠炎都需要药物治疗。
对患病程度的判断,李玮称可以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吐泻程度、皮肤弹性、尿量及体温来判断。
病情属于轻度的:如果宝宝体温不高,精神状态还可以,且大便次数每日在10次以内,尿量也没有明显减少的话,那这就属于轻度。这时,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预防宝宝出现脱水。
病情属于重度的:如果宝宝有高热、哭闹不止或者精神萎靡不振的情况,且宝宝的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哭闹无眼泪,尿少或者无尿的话,就属于重度急性肠胃炎了,那这时,家长医院就诊。“高热的患儿,需及时口服退热药物降温。”李玮说。
专家支招专家治疗方法,宝妈快Get!
对患轻度急性胃肠炎的宝宝,李玮认为首要任务就是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而口服补液盐就是最经济、便捷、有效的补液方式,“每袋补液盐由糖、盐、小苏打组成,用温水冲服。”李玮说。
其实,咱们在家也可以制作一个跟口服补液盐有同样效果的东西,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在ml米汤中,加入1.75g食盐,大约半啤酒瓶盖的量,同时加入20g葡萄糖,也有同样效果。
但如果宝宝腹泻3天症状还没有减轻,就应该及时就医了。
除上述方法外,中医还可以根据宝宝的大便以及不适症状来辨证论治。
风寒泻
主要表现为大便清晰,夹有泡沫,臭气不甚,或肠鸣腹痛,或发热,流清涕。
属于此类情况的,李玮建议家长,可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以解表化湿、理气和胃。但因为藿香正气水辛辣气味较浓,且含有酒精成分,因此对于酒精过敏、肠胃功能不良者以及婴幼儿不宜选用。
此外,还可以选用大青盐加热后热敷腹部,复方丁香开胃贴、丁桂儿脐贴贴肚脐。
湿热泻
主要表现为大便水样或蛋花样,量多次频,泻下急迫,气味臭秽,可见少许粘液,或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黄。
属于此类情况的,李玮建议家长,可选用小儿泻速停颗粒、小儿肠胃康颗粒、葛根芩连微丸等药物治疗。
伤食泻
主要变现为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或有呕吐,食欲差,夜卧不安。
属于此类情况的,李玮建议家长选用保和丸、小儿扶脾颗粒、健儿消食口服液等治疗,还可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
对脾胃虚弱的患儿,李玮也给支了招。
用克大米,15克茶叶,5片生姜,5克食盐,混匀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米色微黄,然后加入适量冷水,再用小火煮至剩余毫升水量后关火,待温度适中后,取汁频服。
李玮称,服用次数根据宝宝的腹泻次数和脱水程度而定,一日可服1-2剂。
之所以用这个方法,李玮说是因为方中茶叶可抗菌,也具有收敛作用;生姜能和胃止呕;大米炒黄后不但能够提供营养,还可保护胃黏膜;而食盐补充电解质,可调节电解质平衡。
建议
预防夏季急性肠胃炎要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提倡母乳喂养;
3.积极防治营养不良;
4.合理应用抗生素;
5.接种疫苗;
6.加强户外运动,注意气候变化,避免腹部受凉。
对已经患有急性胃肠炎的宝宝,要想有效缩短病程,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家长合理的护理少不了,护理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李玮称,有如下几点需要家长注意。
1.患病期间,患儿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为主,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避免给宝宝吃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品,更不要吃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2.坚持母乳喂养,生病期间不要给宝宝添加新的辅食。
3.注意饮食、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及生活规律。
4.病毒性肠炎患儿常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可给予低乳糖或祛乳糖饮食1-2周。
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和公号转载
统筹/宗雷编辑/王国哲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