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在儿童康复中并不少见,直接影响儿童的运动发育和骨骼肌肉生长,那么如何分辨儿童是否存在髋关节脱位的问题呢?
髋关节脱位形成的原因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中国发病率约为0.38‰,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4~6倍。单侧发病多于双侧,为2:1,左侧多于右侧,约2~3:1。有时可合并有其他畸形,如先天性斜颈、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其他先天性脱位等。
二、其他因素
1、外力原因:如小儿脑瘫患者,尤其是痉挛性脑瘫患者,由于长期剪刀步态、交叉步态,股骨内收及内旋,导致股骨头外突发生;
2、髋关节自身的发育不良致半脱位:常见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其长时间不会站立,不会走路或长期不负重,髋臼发育不完善;
3、外伤:主要以车祸外伤为主,常见于成人患者。
4、还有就是一些先天因素韧带松弛、臀位生产、股骨头畸形等
临床表现
一、婴儿期表现为:
1、皮纹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
2、Allis试验试验,双下肢合并起来两个膝关节不对等;
3、外展试验,双侧活动不对等;
4、Ortolani征:即入口弹跳试验,被检儿童仰卧,术者一手固定小儿一侧骨盆,另一手握住对侧下肢,拇指放在大腿内侧中部,其他四指放在大腿外侧上部向下肢加压外展,当外展至75—80度时可有滑动或跳动感觉,此后可外展至90度,称Ortolani阳性。
5、婴儿股动脉波动声音很小: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叉点以下一横指可触及到股动脉,股骨头衬托股动脉,搏动强而有力,脱位后脱位后衬托消失,搏动减弱,检查需两侧对比观察。
二、走路后患儿表现为:
1、走路时:单侧脱位主要表现为跛行,两边同时脱位表现为鸭步,就是走路时像鸭子一样左右摇摆,臀部后凸畸形、腰椎前突增大,同时伴髋关节活动受限。
2、检查单脚站立试验;
3、双下肢不等长
提示:如果发现你家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可能是髋出现了问题,医院进行检查!
医院儿童康复科
-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