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功开展粤东首例肩关节镜下喙突移位术
微创解决复发性肩关节脱位
近日,医院又传来喜讯,该院关节外科率先在粤东地区成功实施肩关节镜下喙突移位术,成功为一名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达上百次的年轻患者解除了病痛。
据悉,目前国内开展喙突移位术大多数为开放手术,医院能够在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难度系数极大。该项手术的成功医院关节镜微创技术又获新突破,技术水平领跑粤东。
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崔国庆教授的指导下,林涌生、李扬为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喙突移位术。
病例
该名患者是今年20岁的小陈。小陈自小酷爱打篮球,4年前打球时第一次发生肩关节脱位,当时只觉肩膀疼痛,活动不了,但自行复位后,疼痛便缓解了。起初,小陈以为肩关节脱位只是小事,不够重视,没有充分休养便继续打球。但自此后,便开始了反复肩关节脱位,经常在运动中途出现,夜间睡觉时偶尔也发生,4年来总共发生肩关节脱位上百次。每一次小陈都忍受着疼痛自己将其复位,但也有医院由医生手法复位。
反复多次的肩关节脱位,已经对小陈的生活造成极度不便,关节活动受限,连举高肩膀拿东西的动作也做不到,甚至再也不敢打球了,时刻担心、害怕某些行为又将引起肩膀脱臼,身心俱疲。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反复脱位?不同于杂技演员、练“软功”人士可轻松随意“表演”肩膀脱位。现实中,因外力受创造成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可能要经历不受控制的几十次甚至几百次肩关节脱位。
首次脱位会导致保持肩关节稳定性的韧带组织撕脱,复位后,撕脱的韧带组织也难以恢复原位,此后肩关节即缺少了前方的重要的稳定结构,以后每次活动至较容易脱位的角度,就会因前方缺少必要的阻挡结构而出现脱位,这便造成了肩关节的复发性脱位。
反复脱位后,上图箭头所示地方的结构互相碰撞后出现缺损。肩关节活动时,就容易因为缺少必要的阻挡结构而出现再次脱位,形成“脱位-缺损-脱位”的恶性循环。
“肩关节是全身各关节中最容易发生脱位的关节,越年轻的患者越易复发。20岁以下的,复发率达90%,20~40岁的,复发率60%,40岁以上的患者,也有10%的复发率。
反复脱位多因出现关节盂或肱骨头骨性缺损及关节盂唇撕裂,首次脱位的患者保守治疗,有少部分撕裂软组织可以自行愈合,但对复发的患者,只能起到消肿止痛作用,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恢复肩关节稳定性。”
医院关节外科李扬医生向记者介绍。
肩关节镜手术▼▼▼▼▼▼▼▼▼▼▼▼▼▼▼▼▼▼▼▼▼▼▼▼▼▼▼▼▼▼▼▼▼▼▼▼▼▼▼▼▼▼▼▼▼▼▼传统治疗肩关节复发性脱位大多数为切开手术,手术创伤较大,且无法同时修复前后方损伤,近几年逐渐为肩关节镜手术所代替,但关节镜手术病例中,又绝大多数是仅行关节盂唇缝合。现医院新开展的治疗肩关节复发性脱位微创手术,不仅能进行关节盂唇缝合,还能通过进行喙突移位,修复骨性缺损,较大部分复发性脱位矫正手术方式先进,在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患者伤口更小,恢复更快。
“手术仅需要几个很小的切口,借助关节镜器械完成,术后病人创伤较小、恢复好,是现代治疗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的最先进方式。”该科副主任林涌生说。
据林涌生介绍,该科长期邀请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崔国庆教授到院指导,并选派业务骨干到研究所进修、学习,目前科室已熟练开展包括膝、肩、踝、肘、髋等全身多个关节的关节镜手术,年完成关节镜手术多例,惠及众多关节病患者。
▲▲▲▲▲▲▲▲▲▲▲▲▲▲▲▲▲▲▲▲▲▲▲▲▲▲▲▲▲▲▲▲▲▲▲▲▲▲▲▲▲▲▲▲▲▲▲▲▲▲▲▲▲▲▲▲▲▲▲▲▲▲▲(揭阳电视台报道)
本文转自《揭阳日报》年12月13日第8版。
记者林宝凤通讯员黄晓纯
↓↓↓喜欢这篇文章就为我们点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