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指关节脱位
儿童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症状
左关节半脱位
双侧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吧

救死扶伤,白发成霜

——记市政协委员、医院骨一科主任潘科良

潘科良

■市政协委员

■农工党嵊州市委会副主委

■医院骨一科主任

“我是76年生的。”

面前这位44岁的男人,身材高大,性格直爽。这个年龄,正值人生中的黄金阶段,精力充沛,事业心强,他也一样,但是,他的头上,却已经过早地出现了白发,望上去,黑白相间,分外醒目。

他,就是嵊州市政协委员、医院骨一科主任潘科良。

1

牢记初心:救死扶伤

潘科良在嵊州长乐出生,在长乐读书,有长乐人耿直爽快的特性。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温州医学院。五年的大学生活,让一个农家学子,蜕变成为一个满腹医学知识的准医生。

年,潘科良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回到家乡,带着一颗救死扶伤的初心,进入嵊州医院,成了一名骨科医生。

骨科,属于外科的一种,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简而言之,四肢以及与骨有关的疾病与外伤,都是属于骨科的范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引起的撞击伤、坠落伤明显增多,一旦发生这几类事故,伤者身上所受到的伤害往往比较严重,此时,医生及时、准确的抢救,将对伤者的生命或伤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就对骨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对潘科良也是如此。

从进入骨科的第一天起,潘科良便开始踏踏实实地工作,同时,他也在虚心地学习,向前辈,向同事,向书本,向网络……他就像一块干渴的海绵,利用一切机会,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充实着自己。因为他深知,只有提高自己的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初心。

时间一天天过去,五年后,潘科良已经是一名业务熟练的骨科大夫,然而他觉得自己还不够,还需要充电。年,他选择去浙江大医院进修,整整一年,他心无旁骛,贪婪地学习着那里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此后,医院短期进修培训。他的知识储备、临床技术得到明显提升。他熟练掌握各类骨科常见病的诊疗,对抢救危重病人及解决疑难病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独到见解,他能熟练开展各类颈、胸、腰椎手术,髋、膝、肩关节置换及髋关节翻修,骨盆骨折等复杂创伤手术,许多病人和伤者,在他手下得到有效治疗和痊愈,挽回不少危重病人和伤者的生命。

工作之余,潘科良又不忘把自己的心得与经验,书写成文,《交锁钉结合皮质螺钉治疗胫骨中下段螺旋骨折》、《改良漂浮体位在三踝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胫骨远端前列侧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重建钢板治疗肩峰骨折》等多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杂志发表。他还负责绍兴课题《Endobutt和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嵊州课题《闭合撬拨复位内毒功能治疗青壮年股骨骨折疗效分析》的研究。

因为他出色的工作成绩,年,潘科良被提拔为骨科副主任;年,他被评为主任医师;年,他担任骨一科主任。

2

医生标准:病人认可

“叮铃铃……”

熟睡中的潘科良条件反射地猛地惊醒,在妻儿的呢喃声中,快速地起身穿衣,医院,因为他知道,一定又有病医院里,需要他前去处理。这时的电话就是命令。

二十年来,这样的情景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回。尽管他的门诊时间基本是在白天,但谁也不知道病人什么时候会来,尤其是那些车祸伤者,时间就是生命,拖延不得,深更半夜赶来做手术,对潘科良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他每年做手术在台以上,最多的时候,一直做到半夜十二点。等到他从手术室出来,他已经累得站都站不住了。尽管潘科良身材高大,身体强壮,但长年累月无规律、高强度的工作,却在不知不觉地摧残着他,白发开始早早地在他的头上占领阵地,外表看上去,和同龄人相比显得老了不少。然而潘科良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说,每当看到病人痊愈出院,他就觉得很高兴,很欣慰,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了。因为在他心中,病人就是他的家人。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无论病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他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待,尽心尽力诊疗手术,全心全意服务周到。

有一位25岁的吉林姚姓青年,跟着他姐夫做木材生意,在嵊州地段发生严重车祸,他受到重伤,医院后,右小腿当晚截肢,右大腿骨折手术固定,左下肢严重挤压伤。第二天,就出现引起肾功能异常,如果继续恶化,将危及到他的生命,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左下肢截肢。他姐夫急了,如果两条腿都没了,等于他下半辈子都毁了。他姐夫恳求潘科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他的左腿。潘科良理解他的心情,他已经连累其妻舅失去了一条腿,如果再让他失去另一条腿,他一辈子都会活在内疚悔恨里,而姚姓青年还年轻,生活的道路还很长,在保证他生命的前提下,要尽量保住他的左腿。在潘科良的精心治疗下,姚姓青年成功保住了左腿。不仅如此,在他们住院期间,因为他们人生地不熟,不少事情都是潘科良帮着他们处理,方方面面都在关心帮助着他们。后来,当他们出院回到吉林,他姐夫特地寄来一封感谢信,感谢潘科良高超的医术和给予他们家人一般的温暖。

一位70多岁的尿毒症病人,半年内先后双侧股骨骨折入院治疗。潘科良操刀,进行内固定手术,术后恢复满意,但老人不听劝告,过早的负重导致一侧手术失败,必须进行翻修手术。但病人年纪较大,身体状况差,也比较固执,当然手术风险也大,等熬到局部化脓,病情恶化后再次找到潘科良,经耐心和他交谈,他说:“你70多岁,和我父亲差不多,我就把你当父亲看待,你也把我当儿子看”,详细告知他病情,因为再不及时手术将永远失去再次手术机会,就这样,他和病人沟通得非常顺利,取得病人信任,经充分准备,再次手术获得了成功。

二十年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潘科良心里,这是他应当做的。“病人到我这里来看病,我就要对得起他”,他说:“我的标准是,病人认可!”

平平淡淡的话里,凸显着一个医生的良心和医德!

3

使命担当,奉献爱心

潘科良的时间是宝贵的,然而无论多忙,他都没有忘记自己另外的身份——农工民主党党员,嵊州市政协委员。

年,潘科良加入农工党,他遵守农工党的党章,积极参加农工党的各类活动,他担任农工党嵊州市委会副主委,医院总支主任委员。

年,潘科良当选为嵊州市第十五届政协委员。

当选伊始,他就积极履行一个委员的责任。他放眼全市,把他所见、所思、所议的,写成提案和发言稿,短短四年时间,他个人和与他人联名提案或发言,达到10个。

城南是嵊州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区,潘科良敏锐地提出《关于在城南新区增加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南新区城市品位的建议》。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riz.com/kgjbtwzz/912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