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跛脚
泉州女婴洋洋(化名),一岁十个月大,被发现左下肢跛行6个月。经查,洋洋的左侧下肢短缩1厘米,被诊断为左侧髋关节脱位(II度)。
无独有偶!一个月大女婴丽丽(化名),被发现双下肢皮纹不对称,左下肢稍短缩0.5厘米,也被诊断为左侧髋关节脱位。
所幸,两人医院医生的及时治疗,行走步态恢复正常。
听专家怎么说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五大先天性小儿疾病之一。”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医师张光磊告诉海都记者,医学资料统计,新生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发生率约为1/,一般发病几率女孩大于男孩,单侧大于双侧,左侧大于右侧。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耽误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跛行或髋关节炎。一般认为5岁后治疗,即使非常成功,以后很大一部分将发生髋关节痛。新生儿和婴儿临床表现较轻,症状经常不明显,且在孩子未能走路时,又不轻易看出异常表现,因此不易被父母所发现,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期。
张光磊医师说,B超检查是诊断新生儿和小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评估疗效的首选方法,已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目前,医院已开展髋关节B超的早期筛查。
科室介绍小儿骨科为我院的特色专业,主要从事出生新生儿-18岁儿童骨骼肌肉疾病的诊治,现有博士1名、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硕士2名,主要成员均有长期从事小儿骨科临床工作的经历,业务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
我院小儿骨科在儿童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方面均已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的治疗体系:对小儿创伤骨折广泛采用微创技术(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及弹性髓内针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等);采用Ponsit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通过B超筛查早期诊断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对于年龄较大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个性化治疗;应用8字钢板微创半骨骺阻滞治疗膝内外翻;通过肌力平衡手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在先天性肌性斜颈、臀肌挛缩、骨关节感染、小儿四肢骨骼肿瘤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
专家名片张光磊,副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小儿骨折、马蹄内翻足、髋关节发育性不良、脑瘫后遗症及小儿普外等方面疾病。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