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介绍
梁丽俊宁医大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系,于年在日本山形大学医学部研修半年。先医院、医院进修,医院接受培训。
专业特长:儿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小儿生长发育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擅长小儿泌尿系统疾病(肾炎、肾病、血尿、尿床、肾功能不全)、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小儿遗尿症、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及矮小症的诊治。
来自宝妈的疑惑
“我家宝宝3周10月了,到现在晚上还尿床,叫都叫不醒,自己想尿就尿,这个正常吗?有什么好的方法能纠正这个毛病吗?”
一说到“遗尿症”,想必有不少宝爸宝妈都会有以上类似的疑惑,到底怎样的“尿床”才算病?一起听听梁丽俊主任咋说。
宝宝什么时候才能不尿床?
正常情况下,宝宝两到三岁就能控制夜间排尿,能够坚持夜间起夜一次或一泡尿到天亮,但是夜间仍可能无意识排尿,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随着孩子长大就能够主动控制夜间排尿。
如果超过5岁依然尿床,并且每周2次以上,持续时间超过半年,可诊断为遗尿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智商水平。
1
为何会患遗尿症
遗尿症两种表现形式
原发性遗尿症
幼儿3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除先天性和后天性疾病引起尿失禁,称为原发性遗尿。
这种情况目前很少采取治疗手段,自愈可能性很大。
继发性遗尿症
如果孩子2~3岁时已经能够控制排尿,但是在4~5岁时夜间又出现遗尿,每周至少2次,并连续3个月以上,临床上称为“继发性遗尿症”(又称为晚发性遗尿),此病男孩比女孩多见。
造成孩子这种异常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某些疾病引起:如泌尿系统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全身虚弱造成功能失调,当原发病好转,全身情况改善,遗尿也会消失。
②长期精神刺激或突发事件引起:造成孩子紧张焦虑、惶恐不安等心理因素,而导致改变排尿的习惯而遗尿。
2
尿床没有特效药
孩子老尿床确实时间糟心的事,大人、小孩都会被这事困扰的睡不安稳,可即便这也,咱也不能病急乱投医,有的家长总想找特效药给孩子吃,快速治好尿床。为此,梁丽俊主任提醒,尿床没有特效药,家长千万别轻信偏方。
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医院,在专科医生查明病因和病情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梁丽俊主任说,如果是因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症,治疗好引发的疾病就能好转;而绝大多数的遗尿症,与患儿的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需要靠家长耐心纠正,不一定需要吃药治疗。
还有一些家长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病情转好就不再继续治疗,这都是错误的。治疗初见成效后,医院进行复查,并做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长期尿床
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梁丽俊主任介绍,就国内而言,虽然遗尿症的发病率比较高,但家长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却远远不够。
很多家长小时候都有尿床的经历,因而当自己的宝贝经常尿床时,也认为是正常的,等长大了就会好。实际上,尿床会使孩子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①生理影响
长期尿床会打扰孩子的正常睡眠,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体格生长发育。
②心理影响
遗尿会使孩子产生其他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异常,如孤独、羞愧、胆怯、焦虑、叛逆或自卑,注意力不集中、害怕社交活动甚至不敢参加在外过夜的活动,造成孩子的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智商的降低或智力水平提高减慢。
这些细节培养宝宝排尿好习惯
孩子1~1.5岁左右,家长就可以开始培养孩子主动控制排尿的习惯:
①平时妈妈上卫生间可以带着女孩子,告诉她应该这样做便盆或马桶上尿;爸爸带着男孩子去卫生间,示范如何往便盆或马桶里尿。
②教会孩子使用口头语言或者肢体语言向家长表达自己要尿的意愿。
③当孩子在卫生间自己排尿成功后,家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孩子就会明白这样的小便行为是对的,会得到爸妈的表扬,以后孩子就会乐于重复这个行为。
④如果孩子出现反复,例如偶尔发生往地上小便或尿湿裤子的情况,家长不要训斥孩子,耐心告诉他下次应该去卫生间便盆或马桶里尿,尿湿裤子很不舒服。
⑤排尿训练最好选择在夏天,因为此时尿湿了裤子容易处理,孩子也不会受凉。
特别提醒
如果自己宝宝有这方面的困扰,可前往宁医大总院遗尿专科门诊就诊。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六上午(梁丽俊主任医师)
专家门诊地点:儿科门诊(可在儿科挂号)
除了给孩子进行治疗外,宝爸宝妈一定要学会理解孩子,要知道遗尿不是一种故意的行为而是疾病所致,所以建议大家应做好以下措施:
A.教育孩子要适度
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过度刺激孩子,否则会强化孩子遗尿的行为。同时需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充满信心战胜疾病。
当然,小孩子也是会爱面子的,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隐私。
B.白天减少刺激
不要让孩子玩得太兴奋,或者受到一些意外的刺激。
C.晚餐后不要喝过多的水
晚餐后少量喝水和含水多的食物,绝不能喝利尿的饮料。
D.做好尿床的预防措施
随时提前叫醒孩子起床小便,例如,临睡前一定要让孩子尿一次,如果孩子夜间不停地翻身,就要叫他尿,养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附赠年养生日历
一月:养肾防寒
养生原则:养阴、养肾、防寒
注意锻炼:多散步、慢跑等,同时应注意保暖,以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宜忌: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多吃羊肉、鸡肉、大枣等。当然体质偏热、易上火的人士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忌寒凉之物。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玩耍
本期文字/编辑灰灰
劳烦各位看官点赞给小编一个鼓励吧
快乐点击上方蓝字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治好白癜风光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