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回复「平躺」
全文约字
阅读需要
3.2min
我们在以前推文中说过,大多母乳性黄疸无需治疗。
可前段时间出了一件事,有个宝宝,在出生3天左右,面部、身体躯干和手心皮肤发黄。医院检查是胆红素,已属于重度黄疸,需要马上住院治疗。但这时孩子奶奶坚信:“黄疸不用治,让孩子黄两个月,自己就好了。”就这样不顾医生反对,把宝宝带回了家。
仅仅过了一天,宝宝就出现了拒食、尖叫、抽筋、惊厥等现象,医院。此时胆红素已高达30mg/dl(毫克/分升),情况已经非常危急。经过抢救,宝宝的命保住了。但血液中的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给神经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结果孩子脑瘫了。
还有一位新生儿,出生第二天黄疸就很高,但家长认为“十个宝宝九个黄,晒晒太阳就好了”,可出院后黄疸没有退,胆红素却飙升到μmol/L,医院,经过3个多小时的换血,孩子体内胆红素的含量才终于降到了μmol/L。
凡事怕较真,虽然大部分黄疸不需要治疗,但也不能太死心眼了吧。
这就像许多母乳妈妈偏信,母乳到一定时间就没营养了,非得断奶,但如果真是这样,那一定是妈妈身体出了问题,而不是奶水。还有过度迷信中医的,哺乳期奶少,什么偏方都敢吃,人家一说管用就要吃,甚至连里面的成分都搞不清楚,结果不仅不来奶,反而吃回奶了。
我坚信,多数妈妈也是受害者,她们无力抗争,从小受家里大人的影响,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无法摆脱这种禁锢。因为老人们信的东西,是有一种执念的,几十年了嘛,都是靠这些东西支撑的。如果据理力争,又是一场家庭大战,总之赢了科学,输了人情。
好吧,吐槽完了,下面接着来说黄疸
黄疸的增加,一般是从宝宝的脸→躯干→四肢、眼睛变黄,黄疸减退,是从四肢、眼睛→躯干→脸退黄。
黄疸是宝宝出生后,红血球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黄色的色素,被称为“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通常,当胆红素进入肝脏时,会被转化为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到达肠内,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这个时候大便的颜色会变得发黄或者显出棕色。
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导致胆红素的排出效率很低,所以,胆红素就仍然留在血液中,让皮肤看上去黄黄的。
黄疸的一般性危害
当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很高时,胆红素会进入脑细胞,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会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的伤害,对孩子的智力和今后的生活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宝宝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建议果断送医:
1、早产宝宝黄疸较高。
2、宝宝在出生后第一天及第二天的胆红素水平偏高(新闻中的新生宝宝的情况)。
3、宝宝在短期内(如一两天之内)胆红素含量上升很快,宝宝很快从面部黄色变成全身黄色。
4、出生后的24小时内,黄疸持久不退、或者消退后又再出现、或者黄疸加重。
5、母亲是O型血,父亲是A型、B型或AB型血;母亲是Rh阴性血,宝宝是Rh阳性血,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6、宝宝手心及脚底心的皮肤呈黄色。
7、宝宝黄疸为暗黄色,大便颜色偏浅或白陶土色。
如果胆红素水平是在出生后的三、四天缓慢上升,那么宝宝很可能是正常的生理性黄疸,通常是无害的。
黄疸宝宝怎么喂母乳?
黄疸高的宝宝容易嗜睡,吃奶也有些乏力,更会因为母乳吃得不勤,影响胆红素的排出。有的医生认为继续哺乳,能让婴儿有所好转,而且暂停母乳还有提前断奶的风险。
通过勤喂加快排泄:白天每隔1.5~2个小时喂哺一次,晚上4~5小时哺乳一次,将一天24小时的哺乳的次数至少达到10至12次,新生儿就会排便频繁,从大肠有效地排出胆红素。
如果宝宝嗜睡或者吸乳乏力,可以唤醒宝宝,鼓励宝宝吃母乳的时间更长、更频繁。
大部分宝宝一周内黄疸消退,也有一部分会持续1个半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新生儿黄疸甚至可能持续几个月。黄疸消退的时候,你可以从宝宝皮肤上看出来。如果很难判断,可以2~5医院检查胆红素水平。
说实话,现在很多偏方表示能治黄疸,都没有科学道理。
医院。有个段子不是这么说的吗,生死关头,你最应该相信的是医生,因为没准他是最想让你活下来的人~
所以,在带宝宝时,出了棘手问题,主动问医是聪明的做法。
催乳师之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