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专家
王团美
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杨琴
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土方子,试过的人肯定不少,说起来也都是泪。
名小医就曾见识过:小时候(20多年前),邻居家一男孩精神不振,高烧不止。他家人觉得,他肯定是在某个路口被吓到了,被吓掉了魂。
于是,家里老人按当地习俗请来方士,敲着锣,在那个路口“叫魂”:XX,回来吧!这还不止,老人还用点燃的纸塞入碗肚,再直接将碗扣在男孩肚子上。
后续邻居男孩不知如何被治好的,但这种“治病”方式着实把名小医“唬”了蛮久。
没想到,20多年前的“土方子”今天还能见到。5月2日,名小医从医院了解到,他们接诊了一名新生儿豪豪,刚出生3天时,孩子全身发黄。家里人不知是黄疸,以为他“撞邪”了,竟然用“点灯火”方式戳向孩子,导致孩子多处被烫伤,黄疸也越来越严重。
如果家里老人要给孩子用这种土方子,你会同意吗?
(豪豪被烫伤的双脚)
老人以为黄疸是“撞邪”
孩子爸爸不知该怎么办
4月28日22时,刚出生5天的豪豪因黄疸过高,被父母送往医院新生儿科治疗。
接诊护士唐双凤对豪豪进行体格检查,发现豪豪腹部,臀部,四肢有多处烫伤样的水泡,有的水泡甚至破溃渗液。
孩子到底是怎么被烫伤的?
据豪豪爸爸讲述,豪豪出身第3天就全身发黄,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里有“经验”的老人说豪豪可能撞邪了,认为是被不干净的东西缠上身,所以才全身发黄。
于是,他们就采用民间”点灯火”的方法治疗。这个发就是,用点燃的灯芯草在刚出生几天的豪豪身上戳,烧出一个个血点,这样就可以“治病”、”驱邪“。
整过过程中,豪豪都失心裂肺地哭,皮肤多处被烫伤流血。
然而,被”点灯火“之后,豪豪的黄疸不但没退,反而加深,宝宝哭闹也越来越频繁。他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豪豪送往医院新生儿科就诊。
因黄疸被点灯火的宝宝
医院每年都收治好几例
杨琴副主任医师讲述,医院新生儿科每年都会收治好几例因黄疸过高而被家长“点灯火”的宝宝。
“点灯火”导致宝宝多处皮肤破损,宝宝可因此感染败血症,严重的可引发脑炎,危及生命。
杨医生强调,新生儿宝宝出现了黄疸(大多数宝宝都会出现),一定要请教医生,新生儿黄疸多有不同,对于肤黄过早出现,逾期不退者和黄疸逐渐加重者,或黄疸退后复出者,应特别注意并及时就医。当宝宝出现黄染时,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精神、呼吸、吃奶、大便颜色等情况,以便及早发现病理性黄疸,及早治疗,不要自行处理。
今日话题
如果家里老人让你给孩子“点灯火”,
身为父母的你会答应吗?
名小医相信一般父母都不会答应。
这不仅是两代人育儿观念的问题,
更是对孩子疾病认知的问题。
不过,也有不少年轻父母,也会出现育儿误区。
“那些土方子,给孩子增加了痛苦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耽误了孩子病情。
——王团美医生提醒
”你知道吗?新生儿黄疸延误治疗易致脑瘫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王主任提醒,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缺乏足够的认识,皮肤黄染观察不到位,处理不正确,直到宝宝反应低下,不吃不喝,甚至抽搐才来就医,患儿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已形成高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的毒性对部分重症患儿造成永久性损害(脑瘫、听力障碍等)。
老人更信
土方子
为了给孩子退黄,不少老人相信土方子,似乎觉得“老家都这样做,都没出过问题”。真是这样吗?这也是不少年轻父母和家里老人的育儿冲突。
土方子一:用鸡蛋清揉宝宝腰臀?
有不少老人会“迷信”用鸡蛋清揉孩子的腰部臀,会揉出“黑色脏东西”。他们觉得,这就是“黄疸毒素”。
真是这样吗?
王主任告诉名小医,医院收治的宝宝里,确实有很多家长会用鸡蛋清在孩子身上搓来搓去,结果耽误了病情。
她提醒,这种方法“去除黄疸”是不成立的。所谓“黑色脏东西”,考虑应该是蛋清和皮囊混合在一起搓出来的东西,也有很多孩子胎毛比较明显,也可能搓下来的是胎毛,但黄疸肯定退不下来。
土方子二:针尖戳破孩子指尖放血
王主任告诉名小医,有的家长会用针尖把孩子的十个手指尖刺破,给孩子放血,用来“消除”黄疸。
这种方法也是非常不对的。一是针没有消毒,孩子容易得破伤风。“而且,这种做法实在是惨无人道。”她提醒家长,给孩子扎针放血的做法没有科学道理,是想当然,可别因此耽误了病情。
土方子三:多喝葡萄糖能帮孩子退黄疸
有些家长认为多喝水、喝葡萄糖,然后多排尿可以退黄。
其实喂水、喝葡萄糖是非常不推荐的,弊大于利,因为胆红素在体内主要是通过大便排出,通过小便排出非常少,多喝白开水和葡萄糖水会胀肚子会导致宝宝吃奶量减少,使胆红素通过大便排出减少,反而不利于黄疸消退。
“医院每年都会收治一些病情延误的宝宝,有的家长用各种土方子去试,导致孩子出现不可逆转的脑病,最终放弃治疗。
这样的情况年年都有。——王团美医生
”(黄疸宝宝在接受蓝光治疗)
年轻父母
常见误区
与家里老人相比,父母带孩子就较少相信那些土方子。不过,他们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一孩没问题,二孩也没关系
王主任提到,二孩政策放开后,延误病情的黄疸宝宝里就有不少是二孩宝宝。
“二孩妈妈们年纪相对较大,奶水较少,所以孩子黄疸多。关键是一些妈妈们没有正确认识,凭着经验来,她们认为自己的一孩没有黄疸,第二孩就算有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所以就会对孩子病情造成延误。”
“大人意识上的误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王主任说。
误区二:孩子多晒晒太阳就足够了
太阳光直接照射能够帮助退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日光中蓝色波长度和数量有限,而且在家很难做到裸露大面积皮肤接受日光,容易造成紫外线灼伤和受凉发烧,双眼直视太阳可成视网膜损伤。
记住啦!
退黄普遍采取的对症处理方法
是这样的
新生儿出现黄疸,要及时到新生儿科就诊;
治疗病理性黄疸,要积极寻找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根据病因积极治疗,同时配合光疗;新生儿黄疸达到换血标准的,采用换血疗法。
晨报名小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