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
他们不盲,却对周围的人与物视而不见;
他们不哑,却不开口与人交流。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此,他们有个诗意的名字——“星星的孩子”,
但他们在医学上的名字却会令他们的父母潸然泪下——自闭症(孤独症)儿童。
上帝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脆弱和孤独成为他们的标签,
自闭症儿童,
像星星般纯净,却也像星星般孤独。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自闭症儿童在万以上,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吹拂下,这群被遗忘的孩子也被纳入了送教上门的对象中。经过摸底排查,我们金蚌中学服务范围内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系自闭症儿童,没有随班就读,也未进特教学校就读,学校决定让我和主管教学工作的教导主任康志华老师作为送教上门的教师,在上级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年11月底,双峰县教育局召集双峰县特教学校的领导和部分教师、各乡镇中心学校主管幼教及普教工作的负责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有送教上门任务的送教老师,召开了全县送教上门人员工作会议。会议提出,由于特教学校师资、场地有限,全县散居在各地没到特教学校就读,也没有随班就读的“三残”儿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特教学校牵头,在特教学校建立学籍,分批次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此项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一件大事,要保证“一个都不能少”,业务上由特教学校教师指导,各位送教老师上门送教,将课堂延伸,把特教课开进这些孩子家中。
是啊,这些孩子,在我们眼里,都是需要关心呵护的折翼天使,特别是对不能坐进教室的学生说,更需要温暖的问候和专业的支持。接到送教任务后,年12月2日,星期六,我们决定去送教对象中走访,摸准并掌握第一手资料。本来,这户家庭应该就在学校附近,但到他家时,大门紧闭,经辗转打听,小明父母近年来在娄底打拼,爷爷奶奶也在娄底帮助照顾小孩。我们只能驱车前往娄底,到小明家中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时近初冬,凛冽的寒风抵挡不住我们心中的热情。我们赶到时,正值孩子母亲在家,进一步了解到了小明的具体情况。小明面容清秀,穿着干净,体格健壮,乍一看,与正常儿童没有什么区别。经与他母亲交谈,得知他今年九岁了。满了两岁时,还不能与父母正常交流。当时总以为是发育迟缓,后来在别人的提醒下,才引起重视。当医院检查,发现智力滞后,语言、动作协调能力等与正常儿童已经相差很远了,被告知为自闭症患者。父母放下手中生意,在一些康复治疗中心进行过康复训练,但收效甚微。现在由于父母的生意转到娄底,小孩中止了康复训练,由爷爷奶奶带在家中。家中有这么一个小孩,父母都有着很大的自卑感,打理生意都有点心不在焉。
“送教上门,一个也不能少!”怀着这样的信念,我们对照特教学校下发的工作手册,对送教对象进行能力评估,经评估,发现小明在运动、感知、认识、语言交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六项能力评估中,除运动能力较好外,其余各项能力发展缓慢。我们逐项进行了登记,以便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我们也不是专业人士,第一堂送教课,我们也是从网上搜索了一点资料,在特教学校建立的“送教上门”工作群中咨询了特教学校有关领导和老师。决定当即对小明进行注视物体、认识物体、认识方位等方面的训练,在我们的细心引导下,小孩能辨别物体,在画纸上也会按我们的指导涂鸦一些简单的物品,还真是不错!看到久违的笑声又重现在这个家庭中,笑得很开心,我们倍感欣慰。趁热打铁,在上期12月余下的几个双休日,以及本期开学后的几个双休日,我们克服期末结束、开学筹备工作的困难,坚持进行了视觉跟踪训练,锻炼注意力;寻找声音源训练;感知觉训练;动作协调能力训练等多项送教上门工作。我们与家长建立了“守望星星的孩子”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白癜风患者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