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让孩子快快长高办法—绿康特色增高
春天到了,宝宝的成长黄金期又到了!如果你正在为孩子的矮小体格所烦恼,那么春天是孩子长得最快的季节,在这初春季节要是能掌握增高技巧,或许就能起到“春种一粒黍,秋收万颗子”的效果哦!
春天为何是儿童长高的良机?
研究证实,儿童生长发育受季节的影响十分显著,一般说来,春天是孩子身高增长最快的季节,春天的身高增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显示:在一年时间里生长最快是5月,平均达到7.3毫米,十月份长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
为什么春天孩子会长得比较快呢,是否有科学
中医古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的好时机,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生长规律,举凡天地自然间的一切变化,必然影响并反映到人体中来。而现代医学认为,春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内分泌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春天阳光中的红外线波长较短,穿透力强,含有大量的热能,能给人体皮肤均匀地加温,反射性地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将蓄积了一冬的营养全身输布,同样给软骨增殖提供了充足的血氧和营养。孩子们在春天和煦阳光下进行跑跳等活动,能够对骨骼进行良性刺激,使其增殖能力得到加强,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
春天促进孩子长高的秘诀
秘诀一:抓阳光 早上10点到11点晒太阳最好,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晒得黑黑壮壮的孩子很少生病而且结实高大,这是因为阳光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另一个重要“营养元素”。 人体皮肤中有一种物质叫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还有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的作用。忽略了阳光照射,就会使维生素D缺乏,氨基酸丢失,孩子就难以长高。 树荫下晒太阳:尽管春天阳光不是太猛烈,但家长带孩子经常晒太阳仍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孩子的皮肤很娇嫩,容易受到伤害,晒太阳不是让孩子在太阳下接受阳光的直射,带宝宝晒太阳时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也不要在太阳下暴晒,让孩子在树荫下就可以了。 时间长短应由少到多:春天婴儿晒太阳的时间最好在10点到11点。晒太阳时间长短应由少到多,可由10分钟逐渐到30分钟。需要提醒的是,晒完太阳后要补水。
秘诀二:抓饮食 人体长高,主要取决于人体长骨的发育,尤其是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胫骨和腓骨。这些长骨的发育要靠有机物质的生成和骨盐的沉积。有机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骨盆的主要成分是钙、磷及少量的无机元素,如钾、镁、钠等。因此,要想自己的孩子长得高,春天可以多提供丰富蛋白质和钙、磷成分的食物,为孩子的长骨发育创造良好物质条件。以下几种膳食可供家长选择: 猪肝鸡蛋 新鲜猪肝50克,新鲜鸡蛋1个,大米克。先将大米在锅内熬到开花为度。将猪肝制成泥状,用少许食用油炒热备用。将鸡蛋制成蛋花,与热鸡肝一起放进粥内熬成粥状,待温,调味后食用,隔日一次。 鸡蛋黄粉粥 新鲜鸡蛋一个,煮熟后除去蛋白,留下蛋黄。将蛋黄研细,加入已煮好的米粥中拌匀食用,每天1~2次。 猪骨波菜汤 取新鲜猪脊骨克,菠菜克。用清水洗净猪脊骨,砍碎,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煮两小时;然后将洗净的菠菜放入汤中,再煮10分钟,加入调料,饮汤吃菠菜。
秘诀三:抓运动 不同年龄选择不同的运动:运动可增进孩子食欲,保证睡眠质量;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骨骼组织供血增加,使骨骼生长发育旺盛;运动还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运动后半小时,生长激素的分泌达到最高峰。特别是运动过后,再进入睡眠,生长激素分泌就会呈脉冲式分泌,这些都促进孩子生长。根据年龄的不同,我们可为宝宝选择一些适宜的运动方式。 1岁以内的宝宝 家长可以给宝宝做一些婴儿操、按摩抚触等被动运动。还可让宝宝趴在地毯或草坪上,做些抬头、翻身、爬行、按音乐节拍跳跃等运动,玩些拉拉坐起、绳拉玩具、弯腰拾物、滚球、爬着追球等游戏。 1-2岁的宝宝:可让他们进行走、跑、跳跃、上下台阶、扔球和投沙袋等运动,玩一玩捡树叶、蹲着玩沙、踢球、拉着小狗走等游戏。 2-3岁宝宝:可做跑、跳、攀登、上下楼梯等运动,玩玩夹球跳、立定跳远、足尖走、接抛球、踩影子、金鸡独立等游戏。 4岁以上的幼儿:应把运动与游戏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孩子们的运动兴趣,又能增加他们的运动协调能力。比如让孩子在户外的游戏区过独木桥、跳舞、丢手绢、玩老鹰抓小鸡等。 学龄儿童:可进行游泳、慢跑、快步行走、滑冰、骑车、各种球类等运动。这类运动最好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每天不超过2小时,可分2-3次进行。跳绳、跳皮筋、蛙跳、纵跳摸高等弹跳运动,可使下肢得到节律性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会加速骨骼生长。弹跳运动以每天1-3次。每次5-10分钟为宜。
温馨提示:不利长高的运动:负重运动、举重、哑铃、拉力器、摔跤、长距离跑步等。
绿康宝宝小儿推拿加强身高增长宝宝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吃不好、长不高都是爸妈最关心的大问题。想让孩子长高,除了加强营养、注意锻炼外,家长应该多给孩子推拿几个关键的穴位。通过穴位推拿,有利于骨骼发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按揉推四横纹次
位置:四横纹,分别位于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处。手法: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次。功效: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
2、按揉推板门穴次
位置: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手法: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3、推脾经穴次
位置:小儿拇指桡侧面。手法: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功效:健脾和胃。
4、揉腹次
手法:用左手握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使其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外侧缘自孩子的肾水穴、沿着手掌边缘,经掌小横纹、小天心、推至大拇指指端脾土穴。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泄泻、疳积等症
5、捏脊3~5遍
手法: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功效:改善血动力,血流变,提高小肠重吸收功能。
6、按压百会穴30~50次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手法:手掌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揉。作用: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7、揉涌泉穴50次
位置: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手法:用拇指或食指或中指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作用: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洛阳绿康宝宝母婴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经营“小儿推拿+产后修复”为一体的健康产业机构,塑造美丽妈妈,宝宝健康是我们的职责。欢迎阅读转载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