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
前几天立冬啦,小编不禁想吟古诗:窗含西岭千秋雪,板栗玉米烤地瓜......不过,贴膘(吃多)了,小心有麻烦哦。
天越来越冷,没暖气的南方洗澡要勇气,如厕要勇气,但是对于便秘的宝宝来说,无论南北都需要勇气!
宝宝便秘怎么办?小编今天就来好好“疏通”。
便秘or攒肚?
判断好了再出招
先来一个灵魂拷问吧:宝宝正常便便是啥样?
在出生后前3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约有3次软便,多数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每天2~3次大便。
但宝宝有个体差异,所以,家长更要总结自家宝宝的排便规律。
宝宝腹部的肌肉力气不大,如果宝宝在排便时用力,脸涨得通红,但几分钟之内排出了软便,家长一般不用担心是便秘啦。
所以,母乳喂养能预防和减少便秘。
母乳容易被充分地消化吸收,留在宝宝肠道里的固体残渣,一般要积累几天才能达到排便所需的量,有的妈妈会以为这是便秘,其实这是攒肚。
来,让我们给宝宝的“排便工程”分类,好好区分攒肚和便秘:
区分攒肚和便秘攒肚便秘发生时间常见于宝宝2~3个月大,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可以很好消化母乳时开始,到6个月添加辅食后缓解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6月龄后更常大便性状黄色软便硬结、干燥宝宝排便时的状态规律到由1天3~4次变为2~3天1次,甚至十多天1次。吃奶、睡觉、玩耍照常,精神状态良好,之后排便时,没有非常不适的表现宝宝因为很费劲而小脸涨红,弓起背,夹紧臀部,甚至哭闹。排便后可能出现肛门撕裂,较大月龄的宝宝可能出现排便恐惧
是否伴有腹痛腹胀一般无可伴有腹痛腹胀(尤其语言表述能力好的大宝宝)是否需要就医用药通常不需要必须时需要儿科就诊,服药,帮助改善大便的情况各位部门注意!当宝宝食欲减退、肚子胀气,左下腹肚子摸起来有硬块时,也要警惕是便秘。
宝宝为什么会便秘
找准原因好预防
?饮食方面
?如果是奶粉喂养出现便秘,大多是奶粉选择不当或冲调过于浓稠。建议选择易吸收、低糖化的奶粉,以及,遵说明书。
?因为宝宝好不容易排出的便便是干结的,有妈妈可能觉得宝宝多喝水就ok了。
可是,喝的水也容易经过肾脏变成尿液排出去呀。
结肠中有水分要靠肠道菌群败解纤维素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这种酸可以促进肠道正常菌群生长,还可以软化大便。
所以,调整娃的饮食结构,赶紧的!
纤维素含量高的食材蔬菜西兰花、四季豆、豌豆、煮熟的扁豆、小白菜、卷心菜、木耳、香菇、金针菇、海带水果西梅、牛油果、梨、火龙果、橙子、杏、猕猴桃、蓝莓其他粗粮、八宝粥、全麦面包、黑芝麻、紫薯、红薯、杏仁?卫生和用药方面
上面说了肠道菌群,就别忘了要维护咱们宝宝的肠道“小乐园”。
家长不要频繁使用消毒剂,也要避免滥用抗生素,不然都会破坏肠道菌群。
?排便训练
家长总给宝宝把屎把尿,不利于宝宝髋关节的发育,还容易造成脱肛和肛裂,这宝宝一痛,开始害怕排便,就会造成便秘。
所以,还要给宝宝正确的如厕训练,让宝宝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心理因素
刚上幼儿园的这段时间可是宝宝便秘的高发期,宝宝可能因为环境陌生、害怕时间来不及等原因而憋着回家再上。
忍便不排,慢慢就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家长要把擦屁屁、便后冲水洗手等如厕本领都教给宝宝,减少宝宝害怕麻烦老师帮忙,或者被其它小朋友嘲笑的心理压力。
家长还要了解幼儿园的厕所和家里的有什么不同,和宝宝交流,了解宝宝在幼儿园上厕所的感受,及时告诉宝宝怎样应对。
?“万金油”——运动
0~2岁的宝宝,可以多做些被动操、被动翻身、爬行、行走等;
2~6岁的宝宝,多进行户外运动,如跑步、脚踏车、快走、跳绳等。
已经便秘了怎么办?
三大模式包通关
但防不胜防,宝宝还是便秘了怎么办?
科大大先敲个警钟啦!痔疮肛裂可不是大人专属,长期便秘也会导致宝宝肛裂、痔疮!
如果大便在肠道内时间过久,肠道还会吸收粪便中的毒素,威胁宝宝的健康!
所以,咱们就要开始爬梯了,不是开party,是分阶级打倒便秘大魔王!
?初级版本:按摩
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给宝宝揉肚子,但要是宝宝刚吃饱,或者明显的抗拒按揉(可能是肚子疼),就不要揉了。
?进阶版本:物理辅助不够,那么就用药
乳果糖在结肠中能转化成有机酸,增加结肠内容量,刺激结肠蠕动,软化便便。
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有甘油或甘露醇,可以软化大便,刺激肠壁,润滑宝宝肠道。
但开塞露治标不治本,不能长期用,不然很可能导致宝宝对药物产生依赖,养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
?终极版本:医院!
如果宝宝在用了应急药后,24小时内仍未排便或便便颜色不正常,或者有明显的腹痛、腹胀、呕吐、精神食欲差等情况,那就需要额外的辅助——医院!
宝宝便医院?便便颜色病状白色或者灰色存在感染或者胆道疾病黑色出生后数天还有黑便,疑似消化道出血,但也可能时近期服用铁剂。如果不确定,还是建议化验大便为准鲜血消化道活动性或者大肠、直肠出血绿色带粘液一般时肠蠕动增快的结果,有可能因为腹部受凉、食物不耐受、病毒感染等多方面因素引起。小编知道,这是一篇“有味道”的科普文,有味道但有用!
各位家长都记住三大通关秘诀了吗?宝宝可没有那么“霸蛮”,所以呀,大家更要细观察,勤交流,疏导宝宝的身心。
本文已由专家审核:
朱伟,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1年,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新生儿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儿童疑难危重症的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