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缺乏运动、睡眠造成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病人数上涨,严重程度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脊柱侧弯病人超过万人,并以每年30万的速度递增,其中超过半数为儿童青少年。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率从1%上升至3%,其中男∶女的比例大约为1∶4。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防控形势严峻。
青少年脊柱侧弯形成原因
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researchsociety,SRS)对脊柱侧凸定义如下:应用Cobbs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称为脊柱侧凸。儿童青少年发生脊柱侧凸主要指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AIS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脊柱畸形,目前的病因学研究显示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基因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生化因素(如褪黑素紊乱)、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生物力学因素等。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影响
青少年脊柱侧弯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均有不良影响。虽然轻度脊柱侧弯外在表现并不明显,一旦侧弯逐渐加重,外形变化就会显现出来。外形的异常,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自卑,从而影响人际交往,久而久之出现心理障碍。此外,脊柱侧弯会引起脊柱两侧受力不平衡,可引起颈肩腰背疼痛,长时间则可能造成脊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影响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更有严重的会引起椎管狭窄甚至截瘫。此外,脊柱侧弯的防治时间投入较长,金钱投入较多,也给家庭经和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青少年脊柱侧弯的预防
脊柱侧弯约80%为姿势性的,好发于6~7岁的女孩,早期脊柱因无明显脊柱结构的变化,易于矫正,但难以察觉,往往易被忽视。因此做好脊柱侧弯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教育中小学生认识到脊柱侧弯对健康的危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2.老师和家长应当加强对学生子女的教育、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和卧姿。正确坐姿:脊柱正直,写字时头部不过分前倾,不耸肩,不歪头,两肩膀连线与桌缘平行,前胸不受圧迫,大腿水平,双脚掌平于地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三者各为90度的关节角度,保持端正而不疲劳的体位,但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不要长时间写作业或低头伏案,最好每隔1小时休息5分钟,伸伸赖腰、转动一下颈部和腰部。不要跷二郎腿。站姿:站立的时候要挺胸收腹,不要长时间把重心放在同一侧腿上。书包重量控制在背包者体重的10%以下,不要背太重的书包,最好是双肩背包,而且背带不能太松弛。卧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趴着睡觉。选择两边高中间低的枕头,侧睡睡两边,平卧睡中间,枕头两边高度约等于肩宽,中间高度约等于一拳。睡时颈部自然睡在枕头上,不要悬空。可以选择木板床铺加薄软垫。不要睡软床,容易造成脊椎小关节错位。
3.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尤其是青春期发育期的女生,要充分了解自身生理卫生特点,克服因乳房发育而引起的害羞心理,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4.教育学生保持合理膳食、保持适当体重、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简单合理的运动对脊柱侧弯的预防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课间或久坐1小时后应适当活动身体,伸展脊柱,改善脊柱两侧肌肉的疲劳。
2.平板支撑有助于强化脊柱核心肌力和腹部肌肉。
3.鸟狗式运动有助强化背部深层肌肉力量,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4.猫式伸展可以使脊柱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加脊柱的灵活性,使肩背部得到较好的伸展。
简单脊柱侧弯筛查四步法
(受检者自然站立或弯腰,检查者站在背后观察)
1.站立时观察两肩或肩胛骨是否等高。
2.用手摸背部的肩胛骨观察两肩胛骨最下端是否在同一水平,有没有一侧肩胛骨向后凸起。
3.看两侧盆骨是否等高。
4.自然弯腰,检查者用中指和食指沿着脊柱棘突从上往下划,看背部是否能划出正常的直线,观察和触摸对比腰背两侧是否等高,是否一侧有隆起。
上述四步中只要有一步发现异常,就可能已经有脊柱侧弯,医院行骨伤专科检查。
脊柱侧弯的治疗
如果不幸得了脊柱侧弯,医院积极就医。脊柱侧弯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应于侧凸角Cobb在20°~50°的病例。主要包括中医综合治疗、运动疗法和支具佩戴治疗等。对于侧凸角度较大的,外观和心理以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较大的重度侧凸症应行手术治疗。
筋伤科简介
筋伤科由首届全国名中医郭剑华教授于八十年代中期创建。科室秉承郭剑华教授渝州正骨筋伤学学术思想,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筋伤疾病,深受群众的喜爱,为重庆乃至全国中医筋伤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重庆市中医特色专科”、“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科室先后被评为“重庆市青年文明号”、“重庆市示范青年文明号”。
专科特色及特色技术
科室采用郭剑华教授经验总结,以“专科专病为研究方向、综合疗法为治疗手段”,采用:针灸、温针灸、特色手法推拿、小针刀、手法整脊、穴位注射、功能锻炼、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中医治疗手段,结合中频、牵引等现代康复仪器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筋伤疾病),项痹(颈椎病等颈部疾病),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膝关节疾病),凝肩(肩周炎、肩袖损伤等肩关节疾病),面瘫、骨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大偻)强直性脊柱炎、各种骨关节疾病、痛风、骨质增生症、骨质疏松症、骨拆后遗关节功能障碍等筋伤病症及面瘫等疾病,具有疗程短、疗效佳、安全、价廉等优点。其中项痹病,腰痛病,膝痹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郭亮主任在继承的基础上运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疾病、网球肘、腱鞘炎、肌筋膜炎等筋伤疾病具有“一针见效”的确切疗效。
诊疗信息
科室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