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是劳动人民在日常劳动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以体力劳动者多见。无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还是挤压、跌打,撞击、过度扭转以及不慎摔倒或持物姿势不当等,均可致使肪伤、筋错和肌肉、血管损伤。损伤可见于任何部位及关节,但以腰部及四肢较为常见。
软组织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
软组织损伤有三大症状:即红肿、疼蒲、功能障碍。
软组织损伤的早期,其症状更为明显。红肿主要是由于皮下出血或积液所致,出血、红肿越甚者,其疼痛、功能障碍越重。多表现为关节邻近的韧带、肌肉、肌腱、血管、关节囊的损伤,纤维环的破裂等,因而常有皮下瘀血、肿胀,疼痛、筋骨错动、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损伤后时间久者,则会出现组织退行性变、纤维化、粘连或致密性粘连、挛缩、增生、钙化、嵌顿、关节受限等生理功能改变等现象。以上病变常会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或肌肉萎缩。损伤的诊治,应以手法为主(指闭合性的)。
基本手法有:摸、接、端、提、拉、扳、拨、按摩、压、顶、挤、蹬、揉、松解、点穴、捧拢、复贴、旋转、推拿、摇摆、挂、牵引、分离、叩击、拍打等,这些基本手法均贯穿在不同疾病的治疗手法之中。
手法治疗的作用是消瘀退肿,理顺筋络,舒筋活血。但组织损伤初期,不宜在局部使用手法治疗,以免加重出血,增加肿胀,而应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内服外用,待肿胀消退后再用手法治疗。中期除用手法治疗外,还应配合使用强壮筋骨的药物。后期手法治疗则应以恢复功能和加强锻炼为主。临床实践证明,软组织损伤除配合药用外,手法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避免和减轻后遗症的关键一环,切不可忽视。
复贴复位法:适用于软组织及骨关节损伤治疗的整个过程,是促进损伤的软组织加快愈合的有效手法.复贴复位法有单拇指、掌根部轻压复贴、顺压复贴、顶压复贴等手法,多适用于脊柱、四肢及关节周围,有改善血液循环、止痛、消肿、增强功能等作用。
软组织粘连分离法:此法主要用于治疗损伤后期出现的粘连、增生等.能触及的部位可用拇指甲拨动分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推拿活血法:此法主要用于瘫痪、半身不遂和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萎缩、发凉、怕冷、无力等。即用双手从肢体近端向远端推,捏、拿、提,可改善血液循环。
解痉法:此法主要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产生的痉挛性疼痛、肌肉发紧及邻近组织受累等。即用手掌在伤处作旋转性的按摩,或由近向远按摩,是骨关节脱位、腰部急性扭伤、腰椎间盘脱出症在复位的前后解除痉挛必不可少的手法。解痉后不仅组织便于复位,缩短恢复期。
点穴法:此法主要用于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深部组织损伤的恢复。点穴法是必用的辅助手法之一。
(摘自罗东亚《罗氏传统中医正骨推拿手法》讲义)
长期举办欢迎详询冯钰
罗氏正骨特点
1
罗东亚教授
骨伤科主任、国医大学骨伤系毕业、“双桥老太太罗有明的亲侄孙、第七代继承人”、推广"罗氏祖传正骨手法"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举办讲习班多期,弟子遍及全国各地。罗教授从事中医正骨专业三十余年、现任中国脊柱诊疗协会副会长、医院骨伤科主任、中国骨伤学会委员、中国骨伤研究会委员。
罗教授年出生于著名百岁骨科专家罗有明世家,自幼酷爱正骨医学,自幼跟随姑奶双桥老太太罗有明学习祖传正骨手法,受罗老太太高尚的医德医风耳濡目染,并跟随姑奶接诊患者,深得姑奶罗有明真传和喜爱。秉承姑奶罗老太太济世为民,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为患者服务,治病救人,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感激和信任。年考入国医大学,骨伤科系,毕业后跟随姑奶罗有明学习罗氏正骨技术数年。尽得罗氏正骨精髄,其采取的手法治疗以“稳、准、轻、快”四字为原则,使患者不恐惧、不害怕,甚至对治疗复位过程全然不知转而康复,让患者真正体验到无痛苦的治疗,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2
擅长治疗
骨折、脱位、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腰腿痛、老年骨关节病变、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症等各种骨伤疾病。
罗氏正骨手法特点:
手法,或称为手法治疗,是医生临症时采用的以手法为主的治疗手法。它采用各种术式,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1、罗有明正骨特点之一“稳”:
骨伤科的患者,多以跌扑闪挫、撞击、压砸、车祸等原因前来就诊.而无需在某一部位长时间地反复地重复一个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
2、正骨法特点之二“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祖国医学既强调人体内脏与体表各部组织器官的协调一性,也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一种疾病的正确诊断,来源于各项必要的检查。这些,都是在一个“准”字的指导下进行的,应用自如,便可收到预期的疗效。
3、罗有明正骨法特点之三“轻”与“快”: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
轻—重—轻的治疗顺序,
一是根据病情的需要,轻重适度,该用轻手法的时候,不应用重手法;
二是在治疗过程中,无论病情轻重,治疗开始轻,以消除患者的鄂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与施手法者密切配合,还可避免浅层组织损伤的诊断遗漏;
治疗后,按照患部的深浅程度与移位程度,适当的重,但重而不滞,重中有巧,以巧力带重力‘治疗后期轻,以疏通经络气血,轻而不浮,轻重适当。
“快”指的是手法纯熟,灵活,轻巧,手法配伍辩证加减得心应手,迅速敏捷,使患者不受痛苦或少受痛苦。尽量达到“法施骤然人不知,患者知痛骨已拢”的要求。
4、正骨法特点之四“三兼治”:
当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后,肌体因失去杠杆和支柱的作用而导致功能障碍,与此同时,周围组织的肿胀、瘀血随之而来。
“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
这就是说,骨折后出现的气血运行不利,肌肉的稳定因素同样也可以引起功能障碍。它们之间相互连系,相互制约。
5、罗有明正骨法特点之“一法多用,多法共用”:
正常机体损伤后,鉴于损伤机制、固定的手法模式是不能达到理想疗效的.身体素质、损伤部位与程度,可以出现各式各样的临床表现。在治疗阶段,
罗有明正骨法,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易于掌握。
但经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它的手法技巧是很深奥的,它以手扪之,自悉其情,知其体相,识其部位,可认识X光片反映不出来的疾患,如肌肉、肌腱、韧带、关节软骨等损伤以及皮肤的寒热温凉。
而这些病症,会给病人带来痛苦,或是影响部分功能,甚则出现后遗症。
这些,全凭着一双灵敏的手去感觉、去诊断、去治疗,方法既简单、方便,又疗效好。
摘自(罗氏传统中医正骨推拿手法)讲义
罗氏正骨治疗颈胸腰肩周关节四肢和祖传膏药制作等培训
主讲:罗东亚教授(授课全程临床实操与手法练习、有无专业基础都能学会)
手机\(冯老师)
对以下文章感兴趣: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