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赞助商广告——
1龙南发出重要提醒!大家注意...(详情点击)2赣州一男子冒充干部骗财骗色...(详情点击)3龙南信息:房产租售、招聘求职等(详情点击)自从养了娃
就开启了“打怪升级”的游戏
闯过了一关
战斗值更高的“怪兽”
已经在等着你了
在这一路“斗智斗勇”中
怎么能没有神队友、神装备?
今天
我们集合了13个科室总结的
育儿路上的各种“坑”
助力大家“打怪”
01
急诊科:吃完零食别玩干燥剂
在坚果、海苔、糖果、薯条、饼干等包装食品中,都有食品干燥剂。吃完零食,有些熊孩子会想尝下“调料包”。更有些大胆的,会把“调料”放进饮料或是水中。
食品中常用的就是生石灰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量。孩子玩这个太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致伤致残!
02
口腔科:别托腮、咬笔头
有的孩子做题时,喜欢用手托着一边的腮部,在睡觉时习惯把手肘、手掌、拳头等枕在一侧脸的下方。这对孩子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及面部的对称性,都有影响。
还有些孩子喜欢咬笔头、啃指甲,容易形成牙齿局部的小开合畸形。
03
皮肤科:别乱用大人防晒霜
很多成人防晒霜中含有美白或其他美妆成分,不太适合儿童娇嫩的肌肤。一旦清洗不干净,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宜使用防晒霜。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以选择物理防晒霜,3岁以上可以选择化学防晒霜。
广告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04
新生儿科:别用力摇晃宝宝
婴儿哭闹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摇晃”的方法来哄孩子。但你要知道,剧烈摇晃婴儿,可能引发婴儿摇晃综合征。
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初期症状可能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即使患儿命保住了,也可能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05
眼科:不要玩激光笔
激光入眼,首先受伤的就是黄斑。孩子的眼部组织娇嫩。当察觉到刺眼做出反应闭眼时,可能损伤已经造成。一旦黄斑区域被激光灼伤,眼前就像被一个大圆黑点遮挡住了一样。看东西就像看“日全食”,中间黑旁边亮。
黄斑区域不可移植和更换。孩子要是被激光笔伤到眼睛,一定要尽快就医。
06
泌尿外科:别长时间憋尿
有些孩子沉迷于玩游戏、看电视,会憋尿不上厕所;有的孩子下课忘去厕所,上课想起了,可又不敢去了。还有的孩子,睡觉时不愿起来尿尿。
长时间的憋尿,会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肾脏功能。
07
内分泌科:别乱吃补品
有些药店门口广告牌上写着:田七加海马可以增高,牛初乳、蛋白粉可以补充营养。殊不知这些滋补品含有或促进人体分泌雌激素、泌乳素等性激素,容易导致儿童性早熟。
性早熟的孩子,往往骨骺融合较早,长不高。性早熟还会影响孩子的心态,出现怪异、自卑、自闭的行为。此外,性早熟儿童可能会对性产生强烈兴趣和好奇,过早出现性行为。
08
呼吸科:吃东西时不要打闹
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3岁占多数。幼儿的乳牙未完全萌出,咀嚼能力差,加上气管与食管交叉的会厌软骨发育尚不成熟,在吃东西时一旦哭笑打闹或摔倒,很容易导致吞咽时食物误入气道。
如果异物较大,卡在喉头、声门、气管或者双侧主支气管,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09
重症医学科:烧烫伤后别涂牙膏
绝大多数儿童烫伤都发生在家里,特别是厨房、淋浴间和饭厅。烧烫伤后不要用牙膏涂抹,牙膏会阻碍皮肤散热,且增加感染机会。烫伤后,正确的做法是:冲、脱、泡、盖、送。
冲:首先要消除“伤后忌用冷水”的传统顾虑。将烫伤部位用清洁流动的冷水冲洗,可散去热量减轻疼痛。
脱:小心地脱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服。如果衣物已经粘在皮肤上,就不要硬拉扯了,不然会造成皮肤损伤。
泡:疼痛明显者,可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
盖: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覆盖于伤口,保持创口清洁。烫伤部位如有伤口和水泡,不要自行处理。
送:程度较重的烧烫伤要及时就医,就医途中也可继续冰袋冷敷,避免使用偏方。深儿医骨科可治疗烧烫伤,效果还不错哦~
10
药剂科:感冒药别随意混着吃
有些家长为了快速缓解孩子的鼻塞、发烧症状,随意联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感冒药,或是自行加大服药剂量、次数——这都是危险的动作。
很多感冒药成分类似甚至重合,混用感冒药很容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可能会损害肝肾功能。
11
呼吸科:不要一咳嗽就喂止咳药
看见孩子咳不停,家长们就揪心不已,想着各种法子帮助宝宝去止咳。有些家长甚至一看见孩子“咳咳咳”,就开始找止咳药、抗生素。
咳嗽并不是一种病,它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性反射过程,其作用是清除呼吸道中的垃圾。咳嗽看起来简单,但找到病因却不容易。只有把病因排除了,孩子的咳嗽才能断根。
12
耳鼻喉科:流鼻血不要仰头止血
流鼻血时,大人总会让孩子仰着头止血。你可别信。这根本没法止血,还会使流出的鼻血倒流到咽喉部,进入到食道、胃肠,引发不适或呕吐。
一般情况下,只要身体前倾,按压鼻翼根部,往往10分钟内就能止血。
13
骨科医生:不要掰手腕
掰手腕时,如果身体的姿势和胳膊放置的角度不够协调,容易造成肘、肩关节损伤。要是双方势均力敌,长时间的僵持,会造成肌肉持续性的收缩。收缩的力量,顺着肌腱作用于骨骼。当突破了骨骼承受的临界值后,就会造成骨折。
此外,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四肢关节的韧带比较松弛,骨骼的生长板没有闭合。经常掰手腕,容易造成骨骼变形、关节脱位等不利后果。
带娃不易家长们也不要灰心
避开上面这些“坑”
就能轻松“打怪升级”啦!
—End—
点击下图免费发布查询各类信息
▼
来源/医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周推荐1明确了!小学二年级不得进行笔试考试(详情点击)2龙南警方曝光人违法名单...(详情点击)3龙南宁,这些假的!假的...(详情点击)更多本地信息点击阅读原文
点亮下方小花
转发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