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就说了,我每天也跟宝宝互动,也逗引她,就是很难逗笑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逗引宝宝,宝宝才会开心呢?
1、吹嘴唇宝宝都是很喜欢抚摸的。轻轻地在宝宝的手、脚和肚子上吹嘴唇,这是让宝宝开嘴笑的最好方法。不久,你可能就会发现你吹嘴唇的声音影响有多大,因为宝宝可能开始会学你吹嘴唇的声音。
2、假装吃他们的手指大部分的宝宝都会喜欢父母假装轻轻地咬他们的手指、脚和脖子。这种充满爱的轻咬的动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亲子关系。即使是两岁大的孩子仍还会喜欢吃手指。
3、天真而夸张地动作脸部表情越夸张越好。宝宝都喜欢其他人的 下雨了,孩子很高兴,在雨地里又蹦又跳,这时,你怎么办,是让孩子继续淋雨还是制止呢。这种情况下,我想多数父母会考虑制止的,怕孩子淋雨淋病了。专家提醒:当气温在25摄氏度时,孩子淋一会雨(几分钟),并无大碍,而且,孩子会非常开心,有利于孩子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孩子对什么都好奇,喜欢动动这,摸摸那。有的孩子喜欢玩泥巴,家长们通常都会嫌脏,制止孩子玩耍。专家提醒:用泥巴捏成各种形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而有利于智商的提高。
当孩子到一定的年龄,都喜欢从马路道沿上往下蹦,有的家长会觉得不安全而制止。其实,这个高度并不高,孩子走道沿,往下蹦,是在锻炼空间感知能力,对孩子智力的发育有好处。
凡此种种,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也是孩子感兴趣的地方。作为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天性,只要没有危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尽兴地玩。
1、一定要放下心中的忧虑愁苦
自己真正开心起来,笑是有感染力的,这一点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到。当看到对方无忧无虑开心地笑时,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
如果心中忧愁,却假装笑时,那叫强颜欢笑,面部表情一定是生硬,不自然的,眼睛中也毫无笑意。这种笑是无法让对方感受到放松,开心的。
2、小宝宝往往比较喜欢高调、连续的声音或突然的声音,配合丰富的表情变化
有一次给一个6个月的宝宝做智测,为了逗宝宝,在他面前表演弄舌,就是舌头卷起,发出"嗒"的声音,宝宝马上咯咯咯地笑起来,爸爸妈妈当时都愣住了,因为以前宝宝在家从来没这么笑过。
3、跟宝宝玩些与年龄适宜的游戏
比如5个月左右,可以给宝宝看镜子,玩藏猫猫。藏猫猫游戏是一个很好的游戏,可以从小玩到大,宝宝都很喜欢,而且玩法也是多种多样。
1岁左右宝宝喜欢模仿,可以玩些简单的假装游戏,比如打电话,给娃娃喝水等。
2岁以后游戏种类就更多了,比如较复杂的角色扮演,这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设计简单的剧本了,还有些竞赛类的游戏等。
4、体能游戏
体能游戏是能让宝宝运动起来的游戏,比如扔球、踢球、一起爬、跑步比赛、木头人等等。体能游戏不仅能让宝宝身体动起来,也让宝宝情绪高涨,容易配合家长完成一些指令。
在对自闭症的家庭指导中,我们非常推崇体能游戏,家长反馈效果也比较好。
不过玩耍归玩耍,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以下这些常见的逗引方式,坚决不提倡:
抛宝宝
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虽说轻微的摇晃对婴儿脑部神经发育有益,但摇晃过于剧烈,宝宝的大脑、颈部就会受到伤害!尤其是还不足6个月的小婴儿,受伤较轻的会导致颅脑损伤,重者甚至威胁到生命。这类新闻在网上比比皆是,并非危言耸听,希望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二、坐飞机双手分别抓信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会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有导致脑瘫的危险。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三、转圈子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四、中弹让宝宝张开口,向宝宝口内投花生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这是十分危险的游戏。
拔萝卜
因为有这样一首儿歌,爸爸妈妈为了生动表现出来,经常会把宝宝的脖子或者胳膊当成萝卜来拔。虽说亲子间的互动我们是很提倡的,但是这样的行为稍微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颈椎的损伤以及胳膊脱臼。
总之,无论哪种逗引方式,一定要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前提下。网上看到一些危险行为,希望家长们想想如何谨慎对待自家宝宝,而非想着轮到自己身上的概率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