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错位症临床诊断思路,寰枢关节错位症因枢椎旋转、倾斜,导致与寰椎组成的关节正常位置偏移,引起的症状体征,称寰枢关节错位症。寰枢关节脱位或称为寰、枢椎脱位,是指颈椎的第一节(寰椎)、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这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患,其可以引起延髓、高位颈脊髓受压,严重者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残、致死率高,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寰枢关节在疾病的初期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寰椎相对于枢椎,移位程度逐渐增加,最终往往演变成固定性脱位。如果在疾病的早期寰枢关节处于不稳定期时,就积极地实施治疗,将可避免脱位的形成,也就不必实施更复杂的手术了。寰枢关节脱位,几乎所有病例都是寰椎前脱位,寰椎后脱位罕见,这是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低头动作远多于仰头的。随着病程的迁延,寰枢关节不稳定病例的寰椎会向枢椎的前下方滑移。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持平视,下颈椎生理前凸代偿性增大,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鹅颈畸形。
寰枢关节X线平片上显示寰齿关节间隙,正常成人其间隙不超过3毫米,儿童为5毫米,头颈部屈伸活动时成人的此间隙多无变动,而儿童则有变动,但其变动范围也在1毫米之内,若此间隙增大为5毫米或更大时,则应认为有不稳或脱位存在。CT和MRI扫描可帮助诊断脱位的类型和原因。
寰枢关节由寰枕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寰枢中关节构成,寰枢关节的运动几乎是唯二的轴性旋转,因受翼状韧带的限制范围是29度54度。寰枢外侧关节,它常被分类为平面关节,但其关节面具有更复杂的形状,一般在冠状面上互相凹,而矢状面上内侧部又微凸,特别是枢椎。
手法治疗疗效判断:头晕、头痛症状消失,寰枢关节完全复位,头晕、头痛减轻,寰枢关节基本复位(残留轻度侧偏或前倾)。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寰枢关节错位无改变,治疗注意事项:禁用枢椎的高度旋转和后伸手法、也不宜用侧板。寰枢关节错位不宜做布兜牵引,牵引一般易加剧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