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enuresis)又称为夜间尿失禁或尿床,是指5岁以上儿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常在晚上睡眠时反复出现不自主的排尿现象。国际疾病分类把遗尿症定义为5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发生2次夜间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三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
别担心,很常见
年调查显示,我国遗尿症的发病率与10年前相比,5岁儿童发病率由11.8%上升到15.3%,5~18岁儿童发病率由4.07%上升到7.88%,可见儿童遗尿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部分患者可随着年龄增大,遗尿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儿童夜遗尿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功能紊乱、遗传等多种因素。
目前有研究认为,中枢睡眠觉醒功能与膀胱联系的障碍是单一症状性夜遗尿的基础病因,而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夜间尿量增多和膀胱功能性容量减少是导致夜遗尿的重要因素。
仍需治疗
儿童夜遗尿并不会对儿童造成急性伤害,但会有心理压力,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01
日常生活治疗
调整患儿的日常作息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法,比如白天正常饮水,但避免饮用含茶碱、咖啡因的饮料,晚餐应清淡,睡前2-3个小时避免饮水。
养成规律排尿、排便的习惯,每天4-7次排尿,睡觉前一定要排尽。
家长可以进行排尿的记录,便于治疗时提供给医生。
02
就医治疗
可以根据医生的安排服药,随后根据患儿尿床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继续服药。具有补肾固精收敛作用的中药也有一定疗效。
03
膀胱训练
家长可以通过训练来促进患儿膀胱的功能。白天尽量多饮水,并且刻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使膀胱扩张,适当的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每周1-2次,至少坚持3个月。
无论是哪种治疗方式,都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家长应该有耐心并且给予孩子理解和鼓励,若发现患儿有心理问题应及时疏导,严重时可看心理医生。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