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髋关节问题早发现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系列疾病的统称,包括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全脱位等。由于DDH在出生时并不像某些先天性疾病那样表现明显,一般早期很难被家长发现,直至家长发现宝宝走路时出现明显的跛行步态,医院就诊。甚至有些被年轻的父母认为是缺钙,未进行及时、科学的治疗,最终导致了不可逆的骨关节炎甚至残疾。如此看来,学会早期发现DDH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宝爸宝妈们要如何早期观察自己的宝宝是否患有DDH呢?
Step1:了解DDH的高危人群①DDH在女孩中多见;②多见于第一胎;③怀孕时宝宝在宫内胎位不正,尤其是臀位的宝宝相对患DDH的风险较高;④孕妇羊水过少;⑤有DDH家族史的宝宝;⑥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足部畸形等的宝宝。
Step2:注意DDH“红灯警示”的表现①宝宝的襁褓不应包得过紧、时间不宜太久:当宝宝的两条腿处于外展屈曲体位时,股骨头会更稳固的嵌在髋臼窝中,有利于髋臼窝的正常发育;相反,当宝宝的两条腿并拢时,股骨头可能会从髋臼窝中滑出,臀部肌肉会被往下拉,会给关节软骨增加压力,最终导致髋关节发育不良。因此,不鼓励裹襁褓过紧,也不应单次裹襁褓超过几个小时,更不应裹着襁褓过夜,尤其是DDH高风险因素的宝宝。
②观察宝宝的大腿、腹股沟和臀部的皮纹的数量、位置和长度是否对称:正常情况下,两侧臀纹位置对称、数量相等、长度类似,如果观察到两侧出现差异时,医院检查髋关节。
③宝宝髋关节的外展活动度的是否受限,即是都存在“髋关节紧”:让宝宝平躺在床上,膝关节屈曲,双腿分开向床面下压时,大多数宝宝大腿外侧可以贴到床面(外展85~90°)。如果宝宝的一侧或者双侧的大腿外侧不能贴到床面,则提示“髋关节紧”。
④大小便护理时出现髋关节是否有弹响。
⑤宝宝的两条腿是否存在长短:
⑥宝宝走路是否有异常的步态:部分宝宝学会走路时间较同龄人晚,有些可出现有跛行,步态不稳,臀部明显后突,腰前凸增大等。
Step3:发现问题要及时、科学解决由于婴儿期是髋关节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干预“黄金期”,故如果发现宝宝的髋关节有以上“红灯警示”,一定要前往儿骨科医生处进行确诊。
如确诊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必须尽快治疗。宝宝越小,越早发现问题,越容易治疗矫正。一般而言,1岁以内的宝宝经长期治疗90%以上可获得正常的关节功能;1~2岁在保守治疗的最后时间段可获得正常的关节功能。
医院儿童骨科和康复医学科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您有此方面的疑问或需要,欢迎前来咨询、就诊。
微文编辑:梁菊萍
微文图片编辑:李川
本平台科普内容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资助
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指南
专家门诊
杜青,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
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技术
协会教育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
药联合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
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杜青主任特需门诊:周一上午(预约制)
?就诊地点:医院儿科门急诊大楼12楼
?特需门诊
特需预约平台:-
康复医学科:-(诸医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