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dysplasiaofhip,DDH)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出生时即已存在,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的肌肉,导致关节松弛、脱位或半脱位,有时可合并其他畸形。对DDH的治疗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婴儿期的治疗效果最佳,而出生至6个月龄是患儿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绝大多数患儿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部分学者主张需对婴儿进行普查。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常婴儿髋关节超声测值及图像特征,为婴儿DDH的诊断提供客观的图像对照依据。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0MHz。根据Graf静态检查法,受检婴儿取侧卧位,待测下肢髋关节微屈曲、内旋,检查者固定婴儿髋关节,以股骨大粗隆作为检查切入标志进行髋关节筛查操作。超声检查中,探头平行于躯干纵轴,沿股骨大粗隆进行前后平行移动,动态观察股骨头与髋臼的发育和匹配情况,捕捉并冻结最佳髋关节冠状位图像。根据Graf的三点系统观察股骨头、髋臼的结构和空间位置及髋臼盂缘。以平直的髂骨声影做一直线,即基线(A);以骨缘转折点(即髋臼凸面-凹面交界点)与关节唇盂中点做连线,即软骨顶线(B);通过髂骨下缘向外作髋臼骨顶的切线,即骨顶线(C)。A线与C线的夹角为α角,反映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程度;A线与B线的夹角为β角,用于评价软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程度。见图1。一、股骨头声像图软骨性股骨头在各个切面均显示为一圆形低回声区,其内骨化中心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化,超声图像特征:①1~3个月,未见骨化中心(图2);②4~6个月,可见骨化中心,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图3);③7~9个月,均可见骨化中心,为半月形(图4);④10~12个月,均可见骨化中心,呈半团状(图5)。二、髋臼窝声像图髂骨呈一水平强回声,其外侧覆盖在股骨头外上方三角形无回声结构为软骨髋臼顶,其向内下方延伸为弧形强回声结构是骨性髋臼顶,骨性髋臼顶与软骨髋臼顶相延续,呈一弧形,与股骨头紧密吻合。软骨髋臼顶的内上方有一高回声的三角形结构,为髋臼盂唇。见图6。三、正常婴儿髋关节测值符合GrafⅠ型,即超声图像表明两侧髋关节均发育正常。对其左右两侧髋关节比较,α角、β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其男婴与女婴髋关节比较,α角、β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对于6个月以下婴幼儿,关节的构成主要是透明软骨,X线不能全面反映出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关系,存在假阴性,且存在X线辐射损伤等问题,限制了X线的应用。关节造影可反映关节囊、盂唇及臼内软组织状态等情况,但关节造影仍为有创检查,并偶可产生并发症,其应用受到限制;MRI能准确地显示出髋关节内及周围的各个部分的骨、软骨及软组织等结构,但其费用昂贵,检查时间长,需使用镇静剂,且有密室效应,婴幼儿难以适应,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由于出生至6个月龄是患儿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早期诊断DDH对后续治疗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超声检查髋关节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精确性,且无放射线辐射损伤,其发现盂唇和圆韧带变化的能力同髋关节造影相当,却无需麻醉和注入造影剂,此时实施超声检查迅速安全,尤其在需要经常重复检查时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同时,关节的超声检查不受体位影响,可在活动患儿关节的情况下进行动态观察。奥地利骨科专家Graf教授开始运用超声波进行婴幼儿的髋关节检查,经过30多年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Graf法超声检查在DDH的诊断及治疗随访中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本研究运用Graf方法对婴儿髋关节进行检查。Graf法髋关节超声诊断技术包括超声波扫查获取切面及在相应的切面上完成测量诊断分型两个过程。标准图像的获得是测量和诊断的关键,Graf法要求在标准图像上必须见到平直的髂骨、圆弧型的骨性髋臼顶和软骨性髋臼顶及髂骨下缘。由于髂骨下缘的结构细微,平行移动探头时范围要小,一旦显示髂骨下缘,就要立即冻结图像。获取标准切面后描绘基线、骨顶线及软骨顶线,测量得到α角及β角。α角反映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程度,α角度较小,骨性髋关节发育就较差;β角为评价软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的程度,可提供髋关节个体化的信息,确定髋关节各种类型的亚型。骨化中心的出现与婴儿年龄息息相关的,随着婴儿生长发育,骨化中心逐渐增大。超声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无辐射损伤、无侵袭性的影像学方法,可以获得较完整的髋关节发育信息,能显示X线不能显示的软组织和尚未骨化的股骨头,可以为DDH早期诊断提供图像对照依据,并在治疗过程中可连续重复观察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转载只为学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