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了个宝宝的便便照片后,小编精心整理和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了史上最全面的[宝宝便便说明书]。
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远超过有害菌。而随着成长肠道也发生变化,成人的有益菌及有害菌会逐渐形成较为平衡的状态。(2成有益菌7成中性菌1成有害菌)
接着,我们来了解下便便的分类,下面是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不过宝宝由于饮食原因,所以和成人的腹泻分类不太一样,想了解哪些便便是异常情况,那么就要先知道哪些是正常的。
1这些便便都是正常的
1胎粪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持续数日,宝宝会排出柏油样、黏稠的黑色或墨绿色便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胎粪”。它主要是由于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吞入了羊水、粘液、上皮细胞以及子宫内其他东西引起的。胎粪没有任何的气味,因此,你可能直到更换尿布的时候,才发现宝宝排便了。
90%的正常新生儿会在24小时内排出胎粪,早产儿也可能36小时内才会出现。如果宝宝24小时内,尚未进行第一次排便,需要由医生排除是否存在肠道疾病。
2过渡期便便宝宝在胎粪排净后,便便颜色会变浅,成为军绿色,也不再那么黏稠。这种便便被称为过渡期便便。这代表着宝宝开始消化早期的母乳或者配方奶了,也说明他们的肠道功能是正常的。
3母乳喂养的便便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为黄色或者浅绿色,呈糊状或者奶油状。有时候也可能被误以为是腹泻,但实际上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又被叫做生理性腹泻,宝宝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能吃能睡,生长发育完全不受影响。
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中可能夹杂着一些细小的颗粒,看上去像芥末和奶酪混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奶瓣,这并不是消化不良导致的,只要没有什么气味的变化,都是正常的。
如果宝宝的便便是绿色,而不是黄色很多宝妈可能会担心,实际上,宝宝的便便什么颜色都有可能,可能和妈妈吃了一些平时不常吃的食物有关。如果宝宝并并没有任何症状,就无需担心。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差异很大。可能每次喂奶或者用力的时候,都会喷出一点儿,这由于宝宝的胃肠反射导致的。当胃内充满食物的时候,会刺激肠道运动变得异常活跃,导致便便喷出。这些都是正常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婴儿肠道可以吸收更多的母乳,造成营养极少的浪费,从而导致排便次数减少,每天不超过一次,甚至有些可能每周才排便一次,这种情况被称为“攒肚子”。只要宝宝的各方面正常,体重稳定增长,大便较软(黏稠度不大于花生酱),那么就不用担心了。
4配方奶喂养的便便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便便是糊状,有些像花生酱,黄褐色、棕色或者绿褐色,都是正常的。质地要比母乳喂养的更加黏稠,气味也更浓烈一些。这可能和配方奶不易消化有关。但味道都不刺鼻。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通常大便次数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少,因为他们的粪便通过肠道的速度缓慢。开始的时候,通常每天3-4次,过一两个月之后,可能每天1-2次。
但至少应该每天一次,否则应警惕便秘的发生。
5添加辅食后的便便一旦宝宝开始引入辅食,比如婴儿米粉、香蕉泥等,你会发现,宝宝的便便将发生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添加辅食后,宝宝的便便会变成褐色或者黑褐色,比花生酱更加黏稠,但依然是糊状的。
有些时候,由于摄入食物的原因,会出现彩虹色或者未消化的食物残块。
比如红色可能是吃了红心的火龙果,橙色是由胡萝卜引起的,深蓝色是由蓝莓引起来。
这些都不用担心,只是由于部分食物,在通过肠道时未被完全消化导致的,如果宝宝吞下了整块食物,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如果宝宝的便便中,持续有未消化的食物,也需要由医生来判断,是否存在肠道营养吸收的问题。
2这些是有可能有问题的便便
了解正常便便之后,再来看看不健康的便便。
1绿色便便和泡沫便便如果宝宝的便便单纯呈现绿色,并不意味着有问题,可能和妈妈摄入的食物有关。
如果宝宝一直在拉绿色便便,也可能和母乳喂养过快,或宝宝吃奶过急有关。当母乳快速流进他的肚子时,可能会产生气泡,引起消化不良。消化液胆汁里的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就从大便中排出去了,这时大便也会呈现绿色。
妈妈们可以选择躺着喂奶,这时母乳不会流的太快,因为它要先上坡才能到宝宝嘴里,总之要让宝宝慢点喝奶,会有助于母乳消化,才会减轻绿便便的情况。
但是,如果同时伴有持续性的泡沫,则是说明宝宝摄入的前奶过多,导致摄入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前奶中含有较多的乳糖和较低的脂肪)。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生酸性的绿色便便和泡沫。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调节每次喂奶的方式来解决。妈妈每次喂奶时,要让宝宝完全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如果妈妈的乳汁量很大,供大于求了,每次哺乳的时候,要从上次结束的一侧乳房开始,便于吃到更多脂肪含量较高的后奶。
2红色或黑色的便便如果宝宝出生后几天,便便依然是黑色,或者突然出现红色或黑色便便,则提示宝宝可能存在肠道健康问题。
这种情况首先判断宝宝是否添加了铁剂,因为铁剂有时会导致黑便。
排除服用铁剂之后,应及时带宝宝就诊,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等肠道疾病。
除此之外,如果妈妈的乳头出血,导致宝宝吃奶时吞入,也会出现红色或黑色的便便。
3稀便或水样便如果宝宝便便的性状发生了改变,成为稀便或者水样便,而且大便次数明显比平时增加,可能是发生了腹泻。发生腹泻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病原体导致的,也可能和妈妈的饮食有关。
如果宝宝发生了腹泻,特别是对于小于3个月的宝宝来说,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就诊,及时补充液体,以免发生脱水。
如上面已经说过的,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会稀一些,甚至会随着吃奶或用力,排出便便,次数也比较多,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宝宝生长发育正常,妈妈就不用担心。
4酸臭味的便便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便便气味都不应刺鼻。
如果出现了酸败、恶臭的粪便气味,就需要警惕宝宝的健康问题了,可能存在食物不耐受或者过敏的现象。
主要出现在添加辅食之后,由于未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内发酵,导致便便的臭味。
应及时咨询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食物不耐受或过敏的情况。
臭味解码1.酸臭味
一般添加辅食前,宝宝的便便会有点酸味。如果有明显的酸臭味,可能是吃了脂肪类和淀粉类食物后消化不良导致的。
2.腥臭味
腥臭味的便便大多可能是感染性或者非感染性腹泻造成的,腥臭味明显的大便通常表示为消化系统有出血。
3.臭鸡蛋味
这种情况多数是宝宝的蛋白质摄入过量,或对蛋白质消化不良,此时爸妈应注意是否配奶浓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如已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则可考虑适量减少添加此类辅食。
5白色便便如果宝宝的便便呈现白色或陶土色,可能存在严重的肝脏疾病,要及时带宝宝就诊。
3大便干燥(便秘)怎么办?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存在便秘:
宝宝的便便看起来很硬或者呈颗粒状;
宝宝排便次数减少。比如,宝宝之前每天3-4次大便,而现在1-2天才大便一次,意味着排便次数减少了,需要引起重视;但是如果便便是软便,也不会是便秘。
宝宝排便的时候伴有疼痛,可能会弓起背,夹紧臀部,而且哭闹;
肛门因为受到硬便的挤压而有损伤;
大便混有血丝;
宝宝胃口差、有间歇性的腹痛或者腹胀。
因此,判断宝宝便秘并不是看排便的次数和时间,关键是宝宝排便时,是否有不适以及大便的性状。除了没排便之外,是否还有腹部胀痛、胃口差等问题,然后综合判断是否发生了便秘。
通常来说,小宝宝不会发生便秘。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冲调奶粉,不可过浓。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便秘就要多喝水。虽然液体摄入不足,可能引起便秘,但喝过多的水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特别是对6个月以下的宝宝,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喂养,都不建议喂水。
因为水的摄入,可能导致奶量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那么,宝宝便秘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如果是4个月以下的宝宝出现便秘,建议咨询医生。
对于4个月以上,或者已经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没有每天便便宜一定是便秘了无论是一天三次还是一周三次的便便,都在正常范围内。换句话说,每周3~21次大便都是正常的。
便秘并不是以排便间隔时间为标准,只有大便干结、排便费劲才是便秘。
如果单独排便时间间隔长(有些人称为「攒肚」),或是有时候宝贝便便时很用力,可能都是正常的。有的宝宝甚至3~4天才排便一次,还有的每天排便3~4次。
只要宝宝饮食正常,生长曲线正常,精神状态良好,都没有担心的必要。只有当出现以下症状时,你需要开始注意咯:
可疑便秘的情况有:
排便困难;
便便小而干,像兔子便便;也有时候大而硬;
宝宝烦躁,排便时痛苦、哭泣;
肚子胀气并有硬块;
便便表面有条纹状血。可能是由于便便较硬引起「肛裂」。
2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便秘有的妈妈可能认为,母乳营养好,吸收完全,食物残渣比较少,所以导致母乳喂养的宝宝容易便秘。
其实,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发生的概率很小。
因为母乳的营养虽然易被消化吸收,但含有水溶性膳食纤维低聚糖,能在宝宝肠道中分解,增加粪便体积,预防和减少便秘的发生。
此外,母乳中还含有很多有益于宝宝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所以,不推荐母乳喂养的宝宝额外补充益生菌及其制剂。
3奶粉里有益生菌喝奶粉肯定不便秘即使有额外添加的益生菌,奶粉或混合喂养的宝宝便秘发生的情况也不一定缓解,可能还会增多。
主要原因有:
奶粉冲调过稠:这种情况下需要妈妈们确保按照正确的水、粉比例冲调奶粉;
盲目地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若给宝宝喂养配方奶,其各种营养素已能满足宝宝需求,额外补充的矿物质会与脂肪酸结合形成钙皂,引起便秘;
牛奶蛋白不耐受。
4今天不拉,明天不拉,总会拉的并不是这样。
如果积留在宝宝肠道的便便越多、时间越长,就会变得更硬、更干,于是就更难从体内排出。
而且由于干燥的大便排出时非常疼痛,孩子会下意识地将大便憋回去,造成问题进一步加重。
所以,有问题要尽早解决啊!
5喝酸奶可以治便秘不一定。
有些酸奶中确实有一定比例的活菌,有可能有助于肠道健康,但还有两点需要考虑:
1.较小的宝宝不适合饮用酸奶,酸奶中的牛奶蛋白可能引起宝宝过敏;
2.如需要酸奶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需要足够多的益生菌活菌数量。
6宝宝便秘用开塞露就可以啦应用开塞露,治标不治本。
缓解便秘的方法分为「治标」和「治本」。
应用开塞露属于「治标」,是解决眼前问题的方法。开塞露是安全无刺激的,紧急关头可以使用。
但是,治本才是关键。
7多喝水可以治疗便秘多喝水可以改善症状,但是没有治疗效果。
多喝水确实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但也最多只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而不能治疗便秘。
一般而言,便秘的主要原因还是食物加工过细、过精,导致摄入的膳食纤维不足、食物残渣过少而引起。
其他可能引起便秘的原因包括:
发烧、脱水;
宝宝饮食的改变;
某些药物的影响;
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肛裂、痔疮等。
8多吃香蕉可以治疗便秘其实,吃多了生香蕉反而会引起或者加重便秘。
其实未成熟的香蕉内含有较多的鞣酸,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反而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动,如果宝宝摄入过多,就有可能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病情。
而由于香蕉里面的膳食纤维含量不高,就算是成熟的香蕉,其通便效果也不好。
其实大多数的妈妈只是觉得香蕉长得形似便便,就对「香蕉通便」有了美好的联想吧(摊手)。
相比之下,西梅、杏、苹果、梨是更好的防便秘水果选择。当然还有高纤维的蔬菜,如西兰花、南瓜、红薯等。
9宝宝便秘了吃点益生菌就好益生菌,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最常见的益生菌是「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微小菌株。
研究证明,这两种益生菌可以预防或治疗婴儿感染性腹泻和湿疹等症状。但是,对很多其他的健康问题来说,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单用益生菌可以改善健康问题,包括便秘。
而且,益生菌可能的益处只有在摄取了足够的益生菌时才会体现。一旦婴儿停止饮用添加益生菌的配方奶,肠道内的细菌就会回到之前的水平。其实,益生菌更适合在宝宝肠道功能紊乱的时候使用,如腹泻、消化不良、使用抗生素时,而且妈妈们要注意选择不含奶、糖等的益生菌制剂。
相比于益生菌,一些医生更建议妈妈们考虑选择益生元,来缓解宝宝便秘的症状。
益生元是是一种不易消化的食物成分(比如:膳食纤维)。它能帮助肠道内的有益细菌繁殖,从而在增加有益菌群数量的同时,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常见的益生元来源有母乳、芦笋、菠菜、草莓等,其实,就是让宝宝多增加点膳食纤维的摄入啦。
图片来源:rf.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白癜风可以治疗得好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