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儿科常见的髋关节发育畸形,发病率占存活新生儿的0.1%。
小男孩双下肢皮纹不对称
竟是DDH(IIc型)
小欢欢是刚刚出生42天的小男孩,因42天体检到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检查,检查时发现欢欢双下肢皮纹不对称,还有右边的髋关节外展活动受限,张主任赶紧给小欢欢做了髋关节B超,B超提示小欢欢是DDH(IIc型),需要使用外展支具治疗,还需要定期复查,张主任表示,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可能导致患儿髋关节持续脱位,肢体不等长,影响以后步态,出现跛行等情况,成年后可能需要股骨头置换。
在门诊病人中时不时能碰到这样的病人,有一些因为就诊比较迟而耽误治疗,家长后悔不已。对于以下情况,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1、独立行走前:表现为皮纹不对称、肢体不等长、髋关节外展受限、把尿时髋关节弹响。2、独立行走后:除了上述表现之外,还有步态无痛性跛行、患肢不能金鸡独立等。
网络图片
相关的检查方法因患儿年龄段不同需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
1、B超:适合出生后6周到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因其为无创无辐射准确且可反复多次检查,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标准的诊断方法。
2、骨盆正位X线片:适合4月以上的患儿,简便易行、费用低,是广泛使用的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髋关节脱位的重要方法,也是确认髋关节脱位的金标准。
3、其他的检查方法:如CT、MRI等,平时应用较少。
一岁半前没搞定,可能就要做手术
如果确定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当然越早治疗越好,最好是1岁半之前!
1
6个月以内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包括发育不良、半脱位、脱位等,采用Palvik支具固定,一般固定3周左右复查治疗效果,如果持续一个月支具失败,需要改用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悬挂牵引后麻醉下手法复位,改良人类位石膏固定。如果治疗有效,一般固定2-3月,根据随访评估。
2
6个月以上到18个月以下:一般采用皮肤牵引1-2周,然后麻醉下行内收肌松解、手法复位、改良人类位固定3月,然后采用外展位支具固定5-6月。如果复位失败或者不能同心圆复位,则需要切开复位。
3
18月以上:一般采用骨盆截骨及股骨旋转截骨等治疗方法,也可以根据髋关节发育情况行其他骨盆截骨方法。
4
对于10周岁以上的双侧髋关节脱位或者12周岁单侧髋关节脱位,临床上不建议再手术复位治疗。
余杭区妇保院供稿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