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和大学同学肖特通电话。作为孩子的母亲,两人自然而然地谈起了孩子。她说,最近因为孩子贫血,补品一个多月都没起作用。今天,医院回来,医生让她尽快带上熨斗,否则孩子的发育会被耽搁。事实上,我一直很羡慕她的孩子。它9个半月大,体重25斤多,身高80厘米,可以说是又白又胖。但她一说孩子缺铁,我还是很担心她,因为铁真的很重要。
自从宝宝出生,家长都忙碌于补维生素D3、鱼肝油、DHA等,但是宝宝最容易确的不是钙,而是铁。一旦缺铁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影响孩子的身高、体重或者智力发育等。所以,铁对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贫血呢?小孩贫血多发生在6个月到3岁,贫血时会有以下症状:皮肤苍白或萎黄缺乏血色,食欲不振,身体疲劳,暴躁易怒,头晕,抵抗力低,毛发干枯等,如果宝宝出现反映迟钝、舌头震颤、智力发育落后或者倒退等现象,就说明贫血现象较严重。长期贫血会使大脑缺氧,进而影响宝宝的心脏、智力发育,在语言、记忆、动作发展等各方面都会造成落后。
所以,当发现或者怀疑宝宝有缺铁性贫血症状时,要立刻找医生,只要一个简单的微量元素检查就能知道宝宝是否贫血。
那么到底是由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缺铁呢?
有些是先天性因素,比如在妈妈孕期时,母亲存在贫血现象,孩子就会受影响,容易贫血。此外,早产儿、多胞胎也容易因体质弱贫血。
身体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母乳宝宝一般在5个月以内可以从母体内摄取铁,但是后期当生长发育过快时,宝宝体内的微量元素消耗完了,没能及时补充铁,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小T的宝宝就属于这种情况。
辅食添加不科学。孩子到了6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而一些家长未按时添加。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消化系统发育不好,一直吃一些细腻的粥类,没有科学添加蔬菜、水果、蛋、肉等,就会导致孩子食物中缺少铁元素,造成宝宝贫血。蛋黄、动物肝脏、鱼、豆类、新鲜的水果、蔬菜都含有较多铁。
另外,如果宝宝存在长期慢性的失血类疾病,也会出现缺铁现象。
所以,科学喂养,必要时口服铁剂是预防孩子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方式。一般母乳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混合喂养的宝宝4个月就可以添加辅食了。添加辅食要遵从由少到多、又稀到稠,由细到粗,由单一到多种混合的原则。
特别提醒的是,补铁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E等,因为食物中的铁元素和维生素结合,吸收率会更高,补铁效果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