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门诊时,会不会遇到这样的病例: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突然出现了血丝甚至血便,不发烧不呕吐,吃奶睡觉一切照旧。
一查便常规,发现白细胞和红细胞都升高,医院诊断细菌性肠炎(甚至还有说是痢疾的),直接让服用抗生素,结果家长发现吃了药大便就好转,一停药就又有问题了,反反复复的。
也经常有母亲因为被告知母乳过敏,就断了一切荤腥,顿顿白菜清粥;也有母亲干脆直接断了母乳,让孩子改吃氨基酸奶粉。
这些问题都牵涉到同一个疾病——母乳过敏,标准说法是食物蛋白诱发的婴儿直肠结肠炎。在母乳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的孩子中都可能出现。
目前儿科临床中对于母乳过敏的诊疗,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如按经验主观判断为细菌性肠炎,或者用血清IgE的结果直接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
处理时告知直接停母乳喂养,以水解蛋白配方作为替代配方,或者告知母亲同时忌口多种食物。
针对这些现象,杏树林私人医生的儿科医生王莹莹(儿科医学博士,专业方向为儿内科,曾在首都儿医院、医院工作多年)整理了关于母乳过敏的六个常见问题和回答,希望对大家的日常诊疗工作有所帮助。
01
婴儿直肠结肠炎是什么疾病
婴儿直肠结肠炎是由一种或多种食物蛋白引起的非IgE介导的远端结肠炎症,它是其他方面健康的小婴儿直肠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几乎仅见于小婴儿,通常出现在6个月以前。
摄入牛奶、鸡蛋和大豆蛋白是最常见的几种病因,曾有研究发现超过80%的患儿可以通过剔除母亲饮食中的这几种食物来达到临床缓解。
02
婴儿直肠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婴儿直肠结肠炎通常发生于婴儿2-8周龄时,最早也有出生后1周即出现的报道。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正常性状的大便带血丝,伴或不伴粘液。而大便之外的情况往往一切如常,体重正常增长,孩子也没有明显的腹泻、哭闹增加等不适表现。
少数婴儿伴有湿疹,但湿疹可能仅仅提示孩子有稍微大一点点的特应性疾病概率。
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是一种临床诊断。生长发育正常、营养状态良好的小婴儿突然发生的血性大便,不伴有其他不适表现就要考虑是否是婴儿直肠结肠炎。
但是最终的确诊,要除外其他一些也会造成小婴儿肠道出血的疾病,如以下疾病
1肛裂
这是1岁以下婴儿直肠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外翻肛管可以很容易诊断。
2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多见于早产儿,而且往往有其他合并症状或基础疾病,通过病史、体检评估一般就可以鉴别。
3
感染
很多细菌感染也可造成大便粘液或带血,这也是临床最容易误判的一种情况,但是细菌性肠炎的婴儿往往还会有发热或呕吐等其他不适。
家中可能有胃肠炎疾病成员,而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患儿通常没有其他任何不适。
4
肠套叠
这也是婴幼儿常见的血性大便的原因之一,但是肠套叠多见于6月龄以上婴幼儿,3个月以下的肠套叠罕见。
简单说,不是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一定还会有其他临床表现的,包括:发热、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性状改变)、呕吐、腹胀等。
经过以上临床表现诊断后,在怀疑该病的前提下,唯一需要做的查体就是检查肛门除外肛裂。
而因为婴儿直肠结肠炎是由非IgE介导的,所以静脉血检查过敏原检测通常为阴性,因此除非伴有皮肤、呕吐等急性过敏反应的证据外,通常不需要完善血液检查。
03
婴儿直肠结肠炎如何治疗
针对纯母乳患儿,治疗方式也优先选择保留母乳,但是需要母亲回避膳食中的诱发因素,也就是母亲忌口。如果没有明确其他可疑食物的话,首先忌口食物为牛奶和各种奶制品。
其次是各种奶制品,包括酸奶、奶酪、黄油以及可能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比如糕点、饼干、冰淇淋。
我们需要向家长反复强调,并且教会她们自己查看食物配方表,在部分加工食品的标签上,也可能将牛奶蛋白列为“酪蛋白”或“乳清蛋白”。
而其他动物奶源如羊奶、骆驼奶等,因为会有较大概率发生交叉免疫,因此也不建议食用。
停掉牛奶制品不会影响母乳质量,但是考虑到奶制品是一种最重要的钙摄入来源,因此建议在忌口期间母亲额外口服钙剂补充,保证每天摄入钙达到mg。
大部分患儿会在母亲严格忌掉牛奶蛋白后3天到2周内症状缓解,如果严格忌掉奶制品2周后婴儿仍有症状,再让母亲剔除掉大豆及其制品,再然后是蛋。
有极少数患儿在母亲剔除掉所有可疑食物后仍有症状,称为母亲膳食无反应型,这类患儿往往在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后缓解。
目前没有研究证据显示益生菌对该病有效,因此孩子不需要吃药,母亲不需要忌掉所有荤腥,绝大部分也不需要停母乳改喝特殊奶粉。
04
婴儿直肠结肠炎什么情况才算好
如果忌口有效,最快3天、最迟2周内,肉眼可见血便消失,一般不需要用复查大便化验来作为是否好转的标准,因为大便里的隐血或白细胞增多状态可能会持续很久。
有时母亲在忌口的状态下婴儿大便再次出血,首先考虑的是母亲又接触了剔除的诱发蛋白,最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食了含有诱发蛋白的市售食物。
所以需要反复强调,尤其是已经明确诱发蛋白的母亲,在平时饮食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明成分的食物都需要避免。
那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忌口了呢?随着孩子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发育成熟,这种情况会自然缓解。
几乎所有孩子在9-12个月龄时,都可以耐受母亲包含牛奶在内的的正常饮食。因此最早在6月龄后,母亲可以尝试恢复忌口饮食,观察3-5天,如果孩子再次出现症状,需延迟到9-12月龄再次尝试。
05
这个病可以预防吗?
目前无证据显示母亲妊娠期或哺乳期回避牛奶和鸡蛋,会降低孩子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因此,我们不建议母亲常规避食牛奶、鸡蛋。
至于特殊蛋白奶粉,目前确实有研究发现:部分水解配方奶粉可以预防或推迟婴幼儿早期特应性皮炎和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但是这是和普通奶粉喂养比较,和母乳比起来它没有优势。
母乳永远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没有之一。
(滑动此色块查看全部)
1.AlanMLake.Foodprotein-inducedallergicproctocolitisofinfancy.uptodate.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