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家长在娃哭闹不停的时候,都有过“真想把你给扔了!”的狠狠吐槽。手上却还是抱得比谁都紧。
但竟真的会有家长,粗心到把娃给摔死...
葛西健二是一位在台湾发展的日籍男艺人。6年前,与妻子组建了家庭,18年5月迎来了自己的宝贝女儿。
女儿出生后,葛西健二就化身晒娃狂魔,经常在社交网络分享带娃日常,还亲手绘制了漫画版婴儿按摩图,奶爸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去年8月8日,一个悲剧打破了这一切的美好。
当天,葛西健二3个医院。
医院时已经全身瘫软,处于昏迷状态。
院方发现女婴头、脸都有伤,紧急送往加护病房。经检查还发现,女婴的脸部瘀伤、脑部水肿、颅骨骨折,医生便怀疑女婴长期遭虐待,于是报警。
调查中葛西健二告诉警察,自己是新手奶爸,但粗心大意,曾经3次摔伤女儿。
第一次:2个月前,当时一手拿报纸、一手托著女儿的屁股,没想到女儿往后倒,头就撞到地板。
第二次:他同样一手托著女儿的屁股、一手忙着泡牛奶,没想到女儿又往后倒。情急之下,他急忙用力甩回女儿,由于力道太大,女儿几乎是以冲撞的方式重回爸爸怀抱,结果脸撞到爸爸的锁骨。
不到一个小时,他又因同样的错误和挽救方式,让女儿第二次撞击到他锁骨,鼻子都撞黑青。
女儿最终经抢救后不治身亡。
爸爸错误的抱姿直接导致了女儿的死亡,令人唏嘘。
女儿3个月的时候,冬天洗澡,白天穿得多,洗澡时把衣服全部脱掉后几乎小了一大半。洗完把孩子递给娃爸时,预留的怀抱过大,娃差点从爸爸臂弯里掉下去。好在最后反应迅速给兜了回来...
这样心惊肉跳的“手滑”经历,想必很多家长都有过。
小宝宝又小又软,关于抱娃这按事,我们绝不能大意啊。
1孩子,抱得稳,还要抱得好
抱孩子不仅要抱得稳,还要抱得好!
小宝宝骨骼比较软,不会抬头也不会坐。尤其是在3个月内,小宝宝骨骼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影响到正常的发展形态。造成歪脖子、高低肩、驼背、罗圈腿等问题。
正确的抱娃姿势才能确保安全的同时,不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
关于小宝宝的抱姿选择,一般大家都习惯用月龄划分。
但是,每个孩子的发育不同,划月龄判断未免会让部分新手家长产生混乱。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宝宝身体的发育情况选择、切换抱姿。
第一阶段:参考月龄:0-3个月
抱姿:横抱
这个时期宝宝的身体是最柔软脆弱的,脊椎还没有发育完全。并且头部较大较重,重量占了身体总重量的十分之一。
所以这个时期,横抱是最佳抱姿。
横抱时需要将宝宝仰面抱在手臂中。爸爸妈妈的左手臂弯曲,让宝宝的头枕在爸爸妈妈的臂弯里,右手托住宝宝的背和臀部,右胳臂与身子夹住宝宝的双腿,同时托住宝宝的整个下肢。左手臂比右手臂略高,大概10cm左右。
宝宝越领越小,抱姿越单一!
第二阶段:参考月龄:4-6个月
抱姿:斜抱、竖抱
信息点:宝宝有抬头的意识、行为。
这个时期,可以适当的切换一些斜抱、竖抱的抱姿。
要注意:刚开始时宝宝颈部力量还是不足,要用自己的手部力量给宝宝颈部一些支撑。并且一次保持的时间不能太长。
让宝宝靠着大人的肩膀抱着。一只手放在宝宝的臀下,支撑着宝宝的体重,另一只手扶住宝宝的头颈部,使宝宝靠住大人的肩膀,直卧在大人的怀里。
这样的抱姿不但会让宝宝感到安全,而且直立、无压迫感。
这个时候,宝宝对世界已经有一定好奇心,竖抱能扩大宝宝的视野,促进智力的发育。
注意:
1、拖住头背部,避免过度后仰,伤脊椎;
2、避免长时间内外坐抱,容易造成脊柱和腰椎侧弯;
第三阶段:参考月龄:6个月以上
抱姿:竖抱
信息点:宝宝能长时间的抬头,自如的转头
这个时候宝宝的脊椎发育已经基本上完成,宝妈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来抱娃。
注意:一只手拖住宝宝臀部,一只手拖住宝宝头背后部,防止后仰损伤脊椎。
2头部最怕摔!
孩子头部哪里最怕碰?
家长即便再小心,孩子学步后磕磕碰碰总是在所难免。相比较其他身体部位,宝宝最怕摔的就是头部。
今年1月份,湛江一名1岁小宝不小心从床上跌落。
据家长回忆,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后,当时哭了一会儿就停了,一切如常。
直到4天后,孩子开始哭闹不止,之后便出现了神志障碍、呕吐等症状。医院做CT检查发现,孩子颅内出血,显示脑干附近有一个很小的动脉瘤。
经医生诊断,孩子的动脉瘤很可能是由上次的摔床引起的。
“小脑和大脑之间有一层硬膜,有一根血管就在这层硬膜附近,孩子跌落时,血管受损,血管内膜撕裂了,血流到血管壁里来了,形成了一个动脉血管瘤。当时可能不发病,但之后孩子一哭闹,动脉瘤破裂,就发病了。”
宝宝头部这两个位置要格外注意:
太阳穴:
人体的太阳穴的厚度是整个颅骨中最薄弱,只要短短一两毫米。
后脑勺:
后脑勺对应部位是人类的呼吸心跳中枢脑干,负责维持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
且后脑勺的颅骨相对薄弱。用力的拍打撞击容易造成脑震荡、颅内出血等。
戳指孩子太阳穴,拍打后脑勺是很多家长生气教训孩子时的“标配”动作。以后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哦。
3摔到头该怎么办?
宝宝摔到头,怎么判断要不要紧?
养育孩子,有的家长过于谨慎,有的又过于大意。
宝宝不小心磕到头,家长医院。又是拍片又是排队,家长累得够呛,娃也被搞得晕头转向。宝宝摔下床磕到头,哄一哄,停止哭闹后就不在意了。医院急救。
其实宝宝摔倒磕碰到头部后,家长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孩子的情况、症状,判断受伤情况,以及要不要送医检查。
1伤口的判断处理:宝宝摔倒磕碰后,马上大生哭出来,家长反而不用过于担心。
能够马上哭出来,一般脑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只需要进行一些外伤处理即可。
?小肿包:冰袋、冰毛巾进行局部冰敷消肿;
?皮肤破损/流血:创口较小,轻微血丝,可以用生理盐水清理伤口,再用创客贴、干净的纱布轻压止血;
?伤口较大:用干净纱布止血,并尽快送医处理伤口;
2摔后2日要观察:摔到头部引起重度脑震荡或颅内出血有时候并不会马上发作,所有宝宝摔到头部后,即便停止了哭闹也没有严重的外伤,也要再仔细观察2天。
摔到头部2天内出现以下症状,就要尽快就医:
?头部有出血性外伤;
?摔倒后没有马上哭,摔后出现意识不够清醒、半昏迷嗜睡的情况;
?出现了反复性呕吐、睡眠多、精神差或剧烈哭闹;
?鼻部或耳内流血、流水;
?瞳孔涣散、不一;
如果2天内精神一直很好、食欲正常,就可以完全放心啦。
.END.
Hi更多文章推荐天天都喂,为何还是被「积乳」找上门?
孕期到底能不能吃海鲜?会导致宝宝过敏体质吗?
给娃喂药,这样做真的很!简!单!
产检时还好好的,3天后宝宝突然没了!胎盘早剥,到底多可怕
孩子学得好不好,取决于你和Ta的关系好不好!
亲手杀害5个孩子!产后抑郁的妈妈,到底在抑郁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