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出生后手的姿势
宝宝出生后手大部分是呈握拳状态,这是因为宝宝大脑皮层发育尚不成熟,对手部肌肉活动调节能力有限,造成屈肌的力量要强于伸肌,所以宝宝总是攥着小拳头。
当然,由于个体差异,也有些新生宝宝的手是呈伸展状态的,但如果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一切正常,也不用过于担心。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神经系统会逐渐发育成熟,弯的力量减弱而伸的力量逐渐增强,达到相对持平状态。慢慢宝宝的小手就会呈现出自然的状态了。
二、超过4个月仍持续握拳需要警惕
如果超过4个月后,宝宝的手仍然持续握拳,不能张开或者拇指内收,就要警惕脑瘫疾病,但不一定就是脑瘫。
如果宝宝手握拳表现为拇指内扣在4个月后逐渐消失,或者是偶尔会拇指内扣大多数时间可伸展,且无以下几方面异常症状时,可暂且观察。
三、如何判断宝宝脑瘫
1、手握——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医院检查,看是否存在神经病变。
2、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情绪不稳定——可能好哭、易激怒、睡眠差,或非常安静,睡得太多,或3个月时还不会笑。
5、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6、宝宝的姿势往往固定——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W坐,倒U字形姿势等。
7、宝宝斜视,或常盯着手发呆——3~4个月大的宝宝如果出现斜视或眼球运动有异常时,很可能是脑损伤。
8、不能伸手抓——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损伤。
9、头不稳——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0、喂养困难——宝宝会有吸吮无力、吞咽困难,口腔闭合不佳等表现,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
若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家长不要慌张,医院让专业的医生检查以免耽误孩子的最佳恢复期。
四、打开手掌对宝宝的重要性
1、手的动作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对婴儿心理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2、手指分开后,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各种物品,使婴儿能够主动地学习和从事各种活动,使知觉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育。
3、通过手部动作,婴儿和环境产生了互动,帮助婴儿建立自己和环境互动的概念,这种互动的经验对婴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婴儿总是握拳,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不过你可以在平时多打开宝宝的小拳头,帮他按摩按摩小手。科学证明,手指运动与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非常大的相关性,手指的灵活运动是提高大脑两半球皮质机能的有效手段。
(本文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
嘉乐迪益生菌冻干粉
孩子吸收有问题,就用台湾嘉乐迪!
记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