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各地讲课时,经常听到妈妈们提到这样的问题:
“爱出汗、有枕秃就是缺钙吗?”“补钙就是防治佝偻病吗?”“补钙多了会影响孩子长个吗?”
今天就来讲讲关于佝偻病的话题,为家长统一解答这些困惑。婴幼儿期由于生长发育快,很容易出现钙磷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佝偻病。
什么是佝偻病呢(缺钙)?
各种原因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从而造成骨骼钙化障碍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常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
佝偻病的神经精神症状:
兴奋性增强,易激惹,睡眠不宁,烦躁多哭,夜惊多汗(与季节无关),常湿透衣被、头发。因烦躁和汗水刺激,睡时经常摇头擦枕致枕部头发脱落(枕秃)。严重患儿大脑皮层功能低下,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行为迟钝,智力落后,精神萎靡,语言发育落后,理解能力差。
佝偻病骨骼表现:
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因此时颅骨发育最快,如钙化不足,颅骨内板变薄。方颅多见于5~9个月以上,额顶部出现双侧对称性增大隆起。乳牙迟出:10个月到1岁才出牙,且萌出间隔时间延长,出牙顺序紊乱,牙质不坚。胸廓改变:1、肋骨串珠:肋骨骨垢处膨大,与肋软骨交界常可见或扪及隆起,排成串珠样;2、肋膈沟及肋缘外翻:肋骨钙化不足,膈肌附着部长期受膈肌牵拉可向内凹陷,形成横沟,也叫好氏沟,下部肋缘则外翻。3、鸡胸或漏斗胸:胸骨向前凸出——鸡胸,胸骨下端内陷——漏斗胸;四肢:1、腕踝畸型:腕和踝部骨垢处膨大,形成环行隆起,形似手镯或脚镯,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2、下肢畸形:下肢长骨软化和肌肉关节松弛,1岁左右站立行走后不能负担身体负重,引起“O”或”X”形腿。3、脊柱畸形:久坐引起后凸,个别侧弯;4、骨盆:前后径缩短-扁平骨盆。
佝偻病的肌肉表现:
全身肌肉张力低下,关节韧带松弛,头项软弱无力,坐、站、行均落后;腹壁及内脏肌张力低下,腹部膨隆状如蛙腹。佝偻病的其他表现:消化不良,贫血,肺炎,心脏收缩乏力,易得传染病等
钙磷代谢紊乱才是出现这些症状的基础。正常的钙磷代谢有赖于足够的vit-D和血中正常的钙磷含量。因此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症,完全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增加vit-D摄入,合理排生活进行预防。
佝偻病的预防:
胎儿期:孕妇常到户外活动,食物富含钙磷及维生素,补充多种维生素比单纯补维生素D效果好。孕妇维生素D缺乏易引起早产,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及先天性佝偻病。孕期最后3个月至少补充维生素D-IU/d乳母:每日至少补充维生素DIU/d,其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为25-78IU/L新生儿期:母乳喂养,适当晒太阳(满月后即可常抱出活动),因母乳和牛乳vitD含量都很低,故一般15天起补充维生素D单位(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配方奶喂养奶量每日不足ml),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VitD-IU/d,3个月后改为U/d,适当补充钙剂。婴幼儿期:母乳喂养,均衡添加辅食;重视户外活动(日光浴的条件:不直晒,树阴下、屋檐下、阳台或开着的窗口旁;利用天空反射的紫外线,其量可达直晒的一半;餐后1~1.5小时为宜);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和婴儿应该避免直接晒太阳,户外活动最好多穿一些衣服或涂防晒霜保护皮肤,尽量减少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的时间;并防治婴幼儿期常见病,注意喂养,均衡饮食保证足够营养吸收;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及钙剂。
钙及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
0~6个月:母乳喂养孩子钙的需要量:mg/d人工喂养孩子钙的需要量:mg/d北方寒冷季节维生素D的需要量~u/d南方梅雨季节维生素D的需要量~u/d7~12个月:钙的需要量:mg/d维生素D的需要量:u/d1~3岁:钙的需要量:mg/d
维生素D的需要量:u/d
关于前面提到的家长困惑,解答如下:
“爱出汗、有枕秃就是缺钙吗?”
应排除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和出汗后磨头的因素
“补钙就是防治佝偻病吗?”
佝偻病的重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补钙同时必须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补钙多了会影响孩子长个吗?”
钙磷向骨骼的沉积受vitD调节,身体长高有赖于新骨的形成,新骨的形成需要骨周围正常的钙磷比例,因此适量补钙有助于身高生长。
孕妈们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