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指关节脱位
儿童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症状
左关节半脱位
双侧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吧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大全附视频

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4325498.html
骨科文献3岁生日,年铁杆会员招募审稿专家看了题目就拒稿,为什么?骨科文献:年全年文章年付费阅读:Injury:小转子骨折影响屈髋功能?一定需要固定吗?Injury:循证医学,多发肋骨骨折需要手术吗?Injury:多发骨折髓内钉固定的止血带对呼吸有影响吗?JBJS:大数据,手术入路和髋关节置换翻修的关系JBJS:异位骨化对直接前侧入路THA患者自我报告评分的影响JOT:股骨头骨折10年以上随访,结果究竟如何?JOT:肩峰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重建疗效会怎样?JOT:锁骨中段骨折,蝶形骨块有特点JOT:肱骨干骨折愈合的2种评估指标,可靠吗?Injury:下胫腓联合融合术治疗frank下胫腓不稳Injury:循证医学:后倾角和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再手术的关系Injury:循证医学:感染性骨不连,何时植骨效果最佳?Injury:掌侧钩钢板治疗掌侧劈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Injury:转子间骨折AO新分型,真香JOT:低能量股骨颈骨折的最佳内固定技术JOT:来自FDA的数据:Gamma3为什么断裂?JOT:胫骨髓内钉:髌上入路好在哪?JOT:胫骨平台骨折,外侧牵开器不会损伤腓总神经JOT:循证医学: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还是股骨远端关节置换?JOT:循证医学:老年尺骨鹰嘴骨折:手术还是不手术?JOT:前方钢板治疗移位型髌骨骨折手术技巧:钩钢板治疗内踝骨折手术技巧:桡骨远端骨折的指套牵引JOT:循证医学:骨块掉了怎么办?JOT: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股骨短缩和髋内翻问题JOT:什么样的骨碎块会导致股骨干骨折二次手术?骨科空心器械内残留的骨质碎片经灭菌后是无菌的吗?JBJS:大数据告诉你半髋置换选双极股骨头还是单极股骨头JBJS:同时双膝关节置换真的不安全Injury:微创DAA双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Injury:哪些因素决定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的非内固定治疗?BJJ:门诊关节置换患者,哪些需要检测血红蛋白?BJJ:下肢复杂骨折,消肿靠抬高还是上气压?Injury:肱骨干骨折,钢板固定还是保守治疗?Injury:多图讲解改良Frosch入路一次性处理后柱和外侧柱平台骨折Injury:B型踝关节骨折,外踝钢板放后外侧vs外侧Injury:胫骨骨折髓内钉:复位固定的小钢板,有不良影响吗?Injury:骨折感染治疗失败的风险因素Injury: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看不见的失血?JOT:循证医学: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哪种治疗是最佳?JOT:评估骨不连有无感染,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统统不好使!JOT:肘关节骨折脱位术后不稳,外支架是动态固定还是静态固定呢?JBJS:不稳定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pk钢板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Injury:胫骨平台骨折的内侧关节面塌陷JBJS:无止血带局麻下做踝关节骨折?怎么做?JOT:老年髋部骨折,没必要进行心脏病会诊和检查JOT:系统评价: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后的感染问题JOT:髋臼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口内撒抗生素能不能降低感染风险?Injury: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是否要放引流?有好处吗?Injury:三踝骨折,后踝无固定情况下何时拆除下胫腓联合螺钉?Injury:移位、翻转的碎骨块是股骨髓内钉切开复位的理由吗?

学术交流,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译者虎群盛,文字内容首发于丁香园,现对内容进行删减修改,并补充来自美国乔治亚医学院的Mellick医学博士的视频,他演示了肩关节脱位的十种复位方法。

(视频较长,请收藏后在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关节。本文详细了解肩关节的解剖、脱位的类型,掌握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处理肩关节脱位非常关键。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来自美国纽约的ThomasYoum医生在JAAOS上发表了一篇综述,对肩关节脱位的分类、影像学评估、急诊处理、全面的复位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分享给大家。

病理解剖

肩关节由于缺少骨性结构的约束,关节面的接触又最少,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滑膜关节。肩关节的稳定由动态和静态稳定结构共同维持(表1)。

静态稳定结构主要是在运动末期对肩关节的稳定起到支撑作用来维持肩关节的协调。而动态稳定结构则在肩关节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神经肌肉系统的调节来提供动态的稳定。

肩部的静态约束结构包括:喙肩弓、关节窝、关节盂唇、关节囊和盂肱韧带。肩关节的动态稳定结构包括:三角肌、肱二头肌、肩袖以及肩胛骨周围的肌肉。

分类

肩关节脱位可以分为创伤性脱位或非创伤性脱位。根据肱骨头脱位的方向将盂肱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下方脱位。

合并损伤

腋神经从腋下横出临近下方关节囊,容易受到牵连损伤,是肩关节脱位时最容易损伤的神经组织。腋神经损伤的表现可能有三角肌肌力减弱或肩关节前外侧感觉麻木,但是需要注意,即使患者感觉正常,也不能排除腋神经损伤。

85%的肩关节创伤性前脱位会合并Bankart损伤,即肩关节盂唇前下方附着点从盂唇上撕脱。而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发生Bankart损伤的几率会更高。肩关节后脱位会造成盂唇后缘的反-Bankart损伤。

Hill-Sachs损伤,即盂唇撞击所导致的肱骨头压缩性骨折,预计占到肩关节前脱位的40%至90%和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影响前方肱骨头的反-Hill-Sachs损伤要占到肩关节后脱位的86%。

影像学评估

在复位肩关节之前和之后必须进行拍片检查以利于制定复位方法、保证同心复位和评估合并骨折情况。

1.对肩关节进行前后位、侧位和腋窝位的X线检查有利于确认肱骨头脱位的方向以及合并的骨折情况。

(1)腋窝X线片

(2)Velpeau腋窝位X线片

(3)俯卧腋窝片(WestPoint)和StrykerNotch位X线片

很久以来,俯卧腋窝片(WestPoint)和StrykerNotch位X线片被分别用于评估骨性Bankart损伤和Hill-Sachs损伤。

2.CT和MRI

CT和MRI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的代替了传统的特殊体位X线检查。

CT检查可以发现例如Hill-Sachs损伤和关节盂骨折等X线片上无法确诊的损伤。

MRI主要用于确诊软组织结构的损伤,尤其是Bankart损伤、韧带/关节囊附着点损伤和肩袖撕裂。

急诊处理原则

有几条原则必须遵守。

急性肩关节脱位必须及时给与复位以减少肌肉痉挛和神经血管并发症,复位的方法不仅要轻柔而且最好是闭合复位。

复位的难易程度部分取决于脱位后的时间长短以及肩胛带肌肉的张力。

如果脱位被很及时的处理,那么可以在不使用局部麻醉药物的情况下进行复位。

但是如果患者不能放松或者肌肉处于痉挛状态,那么复位往往会比较困难而需要进行麻醉下复位。

在骨科门诊或急诊室,肩关节脱位的麻醉方式有2种:关节内阻滞和程序化镇静。和镇静相比,利多卡因关节内阻滞可以提供同样的麻醉效果获得同样的复位成功率。

镇静会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导致患者在急诊待的时间更长,同时花费更多。

因此,对于肩关节脱位应该首选关节内麻醉,对于难复性脱位才可以使用镇静。

肩关节前脱位和复位方法

绝大多数的肩关节脱位(97%)是前脱位。典型的损伤机制是上肢强力外展和外旋。另外,肱骨近端受到从后向前的暴力也会造成肩关节前脱位。肩关节前脱位可以进一步分为喙突下脱位和盂下脱位,而喙突下脱位是最为常见的脱位。

在表2中我们介绍了11种用于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

表2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

1Hippocratic复位法(手牵足蹬法)

Hippocratic描述了最早的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术者在将足部抵在患侧腋窝,对患者进行纵向牵引的同时交替内外旋转肱骨头。该方法目前较少使用,因为其存在较高风险的臂丛神经牵拉损伤。

2牵引-对抗牵引复位法

牵引-回旋的方法是采用纵向牵引的方法解除肱骨头的卡压。患者仰卧,用布单从腋窝部绕过胸部由助手对抗牵引,术者向下向外45°牵拉患肢(图1)。

同样,在缺少助手的情况下,可以将布单栓在担架的床栏上。将上臂轻度外旋可以帮助肱骨头去除关节盂前缘的阻挡。一旦肱骨头被牵开,那么就要将肱骨近端轻度向外牵引。

图1牵拉-对抗牵引复位方法的照片。在患者腋下放置床单,由助手牵拉或绑在床上对抗复位过程中的轴向牵拉力

3椅子复位法

这是另外一种以牵引为基础的复位方法。患者侧坐在椅子上,患肢绕过椅背。临床医生旋后位握持前臂,病人慢慢站起(图2)。

首次介绍该方法文献报道了73%的成功率。Westin等人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前臂捆绑弹性织物,患者肘关节90°,术者同时可以踩踏弹性织物作为踏板。他们使用这个方法的复位成功率达到了97%,例复位中有例不需要麻醉。

图2肩关节前脱位的椅背复位法的示意图。患者先坐在椅子上将患肢搭靠放在椅背另一侧,医生纵向牵拉患肢的同时患者从椅子上站起。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复位肩关节

4Kocher复位法

Kocher复位法是在年被首次报道。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握持患肢并使患肘屈曲90°。患者外展患肢并主动外旋肩关节70-80°直至出现阻力。术者前屈患肢,通常肱骨头可以获得复位。文献报道的该方法的复位成功率在81%至%之间。

5Stimson复位方法

Stimson复位方法在年被首次介绍,患者俯卧在担架上,患肢悬在床边,捆绑重物进行牵引,一般从5磅(2.27公斤;图3)开始。

同样,也可以将患肘屈曲90°以放松肱二头肌肌腱,医生也可以轻柔的摇晃患肢。通常在15至20分钟之内可以获得复位。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相对易于复位和避免大力的牵拉。不足之处在于很难对俯卧位的患者进行镇静。

图3肩关节前脱位的Stimson复位法示意图。患者俯卧,在腕关节或肘关节栓系重物

6Milch复位法

Milch复位法是在年被描述,其原理在于重复损伤过程。患者可以选择仰卧位或坐位,医生站在患侧。医生将手放在患肩上方,用拇指维持肱骨头稳定,同时将患肢外展。

当患肢完全外展之后,轻柔的纵向牵引,然后用拇指将肱骨头向关节盂推挤。该方法也可以进行改良,将患肢外旋使大结节向后倾斜从而使肱骨头最小的地方通过关节盂。文献报道的成功率在70%至%之间。

在一项76例肩关节前脱位的研究中,使用Milch复位方法进行复位,所有的患者均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一次复位成功,而且没有并发症。

7外旋复位法

在年,一种自我复位的方法被设计出来。患者坐在一个可以旋转的凳子上,患肢握持固定的物体,例如桌子腿。患者身体旋转,带动患肢肩关节被动外旋直至复位。

也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复位,患者仰卧位或坐位,由术者来将患肢极度外展和外旋(图4)。当外旋70-°时可以出现脱位复位。该方法不会带来创伤并且易于使用,文献报道的成功率在78%至90%之间,超过80%的患者不需要麻醉下进行复位。

图4肩关节前脱位的外旋复位照片。将患肢轻柔缓慢的被动外展并外旋,直至完成复位

8Spaso复位法

Spaso复位法最初是在年被描述,患者仰卧位,医生站在患肢同侧,握持患肢将肩关节前屈90°。先进行轻柔的纵向牵引,然后轻度外旋(图5)。

患侧的肩胛骨内缘必须与床板接触以稳定关节盂。通常情况下,牵拉几分钟之后肩关节就可以自行复位,或者需要通过手法将肱骨头推向关节盂。文献报道的成功率在68%至88%之间。

图5Spaso复位方法照片。轻微外旋的情况下垂直牵引患肢。但是必须维持肩胛骨紧贴床板

9Eskmo复位方法

Eskmo复位方法发源于格陵兰岛,在年被首次报道。患者侧卧位,术者握持患肢垂直牵引,将对侧肩关节拖离地面几厘米。维持这一位置几分钟直至完成复位。

虽然这一方法易于操作,但是可能出现臂丛神经的过度牵拉。目前还没有关于Eskmo复位方法的安全性的数据报道。

10肩胛骨复位方法

该方法是使肩胛骨内旋和向内移位。患者俯卧位,像Stimson方法一样将患肢悬挂在担架旁边。给与患肢轻柔的纵向牵引,同时术者使用拇指稳定肩胛骨上缘,并用其余手指将肩胛下角向内推(图6)。

复位的感觉会非常轻柔,甚至有可能感觉不到复位成功。文献报道的成功率在79%至96%之间。但是该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

图6肩胛骨复位方法的照片。用拇指将肩胛骨下角向内推,同时使用其他手指维持肩胛骨上缘的稳定,从而使肩胛骨向肱骨头移位完成复位

11快速可靠安全的复位方法(FARES)

Sayegh等人描述了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Fast,Reliable,andSafe(FARES)复位方法。在该方法中,患者仰卧,医师站在患侧(图7)。

握持患肢使之外展伸肘前臂旋转中立位,术者在没有对抗牵引的状态下对患肢进行纵向牵引。在复位操作中,将患肢进行小范围的垂直抖动,然后将患肢慢慢外展,患肢外展至90°以后逐渐外旋患肢。

通常外展°时就会获得复位。作者认为他们的这种方法要比传统的复位方法易于操作。

图7快速、可靠、安全的复位方法照片(Fast,Reliable,andSafe(ARES)。医生维持牵拉患肢的同时,进行小范围的垂直的抖动(橙色箭头),同时逐渐加大肩关节的外展和外旋(蓝色箭头)。注意:在患者腋窝部位没有床单来对抗牵引

undefined肩关节后脱位和复位方法

肩关节后脱位在肩关节脱位中的发生率低于3%。肩关节后脱位常常会被漏诊和误诊,因此,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

肩关节后脱位好发于35岁至55岁的男性。创伤性脱位几乎占到肩关节后方不稳的一半。在一项关于肩关节后脱位的系统回顾文献中,34%的后脱位与癫痫发作有关。肩关节后脱位是很难被诊断出来的。

但是,也会有肩部后方突起、前臂固定内旋和外展的表现(图8),同时也存在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

肩关节后脱位的复位非常困难,可能需要镇静麻醉。对于3周以内的肩关节后脱位和肱骨头关节面缺陷小于20%的患者可以尝试手法复位。

需要两个医生进行操作。术者将患肢前屈90°后外展、内旋以接触肱骨头与关节盂的卡压。助手通过绕过患者身体的方式来对抗牵引,术者直接从肱骨头后方轻柔的向前推送,最后可以通过外旋肩关节来完成复位和确认复位是否成功。

图8肩关节后脱位的前后位X线A和腋位X线B,在前后位X线片上肱骨内旋,肱骨近端呈现灯泡征这一肩关节后脱位的典型表现

肩关节下脱位和复位方法

肩关节下脱位极为罕见,在肩关节脱位中的发生率低于1%。由于脱位后肢体弹性固定和外展也被称为肱骨脱位。

这种脱位通常发生于高能量损伤,一个过度外展的暴力通过前臂杠杆作用将肱骨近端作用于肩峰,然后,下发关节囊和盂唇受损,肱骨头从关节盂向下移位。肱骨头被固定在关节盂下区域,形成典型的前臂固定外展体位(图9)。

图9肩关节盂下脱位的前后位X线A和腋位X线B,合并大结节骨折,患者上肢不能内收

骨骼、软组织、神经血管损伤通常会与肩关节下脱位同时存在。文献报道的大结节骨折和肩袖撕裂的发生率高达80%。此外,神经损伤和血管损伤的发生率也高达60%和39%。

虽然肩关节后脱位的合并损伤的发生率只来源于一些样本量较少的病例。但是在对表现肩关节后脱位的患者进行评估时必须高度怀疑合并的神经血管等组织损伤。

1牵引-对抗牵引法

和处理肩关节前脱位一样,对患肢纵向牵引有助于复位肩关节下脱位。在患者躯干上部缠绕布单,由助手牵拉对抗牵引。向上直接牵引患肢,可以使得肩关节逐渐获得复位。

2两步复位法

两步复位法是先将肩关节下脱位转换成为肩关节前脱位。一旦转换成功,可以使用任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方法进行复位。术者站在患肢头部位置,用一只手将外展的患肢向外推,同时用另外一只手将肱骨髁向内推(图10)。

该方法可以将肱骨头从关节盂下的位置解脱,并旋转到关节盂唇前方。如果转换成功,患肢可能位于胸壁的外展位,接着,就可以使用外旋复位法、牵引-对抗法以及任何一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方法进行复位。

图10将盂下脱位整复成为前脱位的两步复位法的照片。第一步是将肱骨向外扳,同时将肘关节向内推。通过将肱骨头向前推挤,使肩关节盂下脱位变成肩关节前脱位。

undefined不同复位方法的比较

很少有研究对不同的闭合复位方法进行比较(表3)。Beattie等人对例患者分别使用Milch和Kocher复位方法进行比较。总体而言,两种复位方法在复位成功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Milch法对于年龄<40岁的患者在脱位4小时内进行复位的成功率较高。

因此,作者建议将Milch复位法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法。虽然缺少统计学依据,但是作者建议使用Kocher复位法治疗肥胖的患者。

在近期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60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被随机使用Milch复位法和Stimson复位法进行闭合复位。一次复位的成功率分为82%和28%。

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被随机使用FARES复位法、Hippocratic复位法和Kocher复位法进行复位。和Hippocratic复位法和Kocher复位法相比,FARES复位法的复位成功率更高。

在另外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使用FARES复位法和外旋复位法对例患者进行治疗。FARES复位法取得了同样的结果,更为成功、快捷、痛苦较小。

复位后的康复练习

在成功复位之后,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在维持肩关节稳定的前提下恢复肩关节最大的活动度。

我们建议最少要对患肢制动3到4周,同时进行有限的物理康复治疗。康复锻炼应从被动关节活动开始。

对于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在受伤后的4到6周,应限制患肢进行超过中立位的外旋活动,同时外展活动不能超过90°。

与此相反,对于肩关节后脱位的患者,在4周-6周内应限制进行内旋活动。在受伤后可以即刻开展肌肉的等距收缩练习以加强维持肩关节稳定的肌肉组织的肌力。

当肌力和肩关节活动范围完全恢复并且没有疼痛的时候,患者可以重返体育活动。

根据现有的文献,还不明确什么时间比较适合进行对抗性体育活动,但是我们认为患者在2个月内不应进行对抗性体育活动。

对于闭合复位后2到3周仍有肩关节主动活动受限、肌力下降、持续性疼痛的患者,应怀疑存在肩袖病变,需要进行MRI的检查。

那些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存在较高的肩袖撕裂的风险,尤其需要进行上述检查。当发生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时也应进行MRI检查来评估潜在的病理解剖变化。

CT则主要用于怀疑骨质缺损的患者,对于X线片或MRI上发现骨折并需要进一步评估骨折的患者(例如Bankart损伤)也应进行CT检查。

临床疗效

对于肩关节脱位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再次脱位。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主要发生在初次肩关节脱位之后的2年内。因此,可以将2年作为治疗的终点日期。

年龄和性别是预测初次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复发的预测因素。复发性肩关节脱位主要发生在年龄≤20岁的患者中。当患者年龄超过50岁之后,肩关节脱位的复发率会急速的下降。

在一项纳入例患者的初次肩关节脱位的研究中,56%的年轻患者在2年后出现了肩关节的不稳,而5年后这一比例上升到66.8%。而与女性相比,男性发生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风险更高。

初次肩关节脱位所合并的损伤程度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受伤机制、合并的骨折、神经损伤、以及难复性脱位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发生严重肩袖撕裂和/或合并骨折的患者,会造成肩关节的动态和/或静态稳定结构受损,发生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的风险相对来说是最高的。

以前,那些参与体育活动的肩关节脱位患者被认为是容易出现肩关节复发性脱位。但是,对于这个说法却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

Robinson等人发现,对于25岁以下的年轻人,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并不会导致肩关节复发性脱位的发生率有所不同。

但是,Sachs等人发现对于急性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那些参加对抗性体育活动或许需要进行前臂过头运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肩关节再脱位。

很多医生认为肩关节复发性脱位是手术治疗的指证。但是,患者可能认为肩关节再脱位只是比较讨厌而已。

对于需要进行高强度对抗体育运动的患者以及体力劳动者而言,肩关节反复脱位会影响到其职业或工作生活,因此需要手术治疗,而那些对功能要求不高的患者则并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

在Sachs等人进行的研究中,在初次急性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的4年随访期间,存在较高再脱位风险的37个患者中的18例患者(49%)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结

对于肩关节脱位必须选择最容易复位的方法及早复位,减少对肩关节周围神经血管组织的损伤。

对于肩关节前脱位,我们推荐采用关节内注射麻醉作为第一线的麻醉方法,对于复位失败的患者也应采用关节内注射麻醉。

由于文献报道的各种复位方法的成功率都很高,相互之间缺少对比性研究,选择哪种复位方法主要取决于患者个体因素以及医生对于复位方法的熟练程度。

复位成功以后,患肢必须制动3至4周,然后逐渐进行关节活动练习和日常活动。

肩关节脱位的急诊处理方法有很多,但是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几种复位方法以确保每个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法。

老虎讲骨

赞赏是鼓励,是支持,是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riz.com/etkgjtw/1039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