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错位会引起人头晕、恶心、呕吐、干呕、眼花、耳鸣等。出现这些症状时请注意了,您可能是寰枢关节错位了!
寰枢关节错位主要是由环齿前关节发生脱位,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无明显外伤史,呈内发性脱位,好发于青少年,现也趋于中老年。寰枢关节的结构,包括(一)是寰椎左右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的关节,属寰枢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枢椎齿突与寰椎的齿凹构成的关节。两个关节是联动的,单独一个不能活动。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赖寰椎横韧带的支持。此关节主要是维持头部的旋转功能,由于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因外力而引起的关节微小离错,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在临床并不少见。本病好发于青壮年脑力劳动者,或伏案工作者和长期久坐久站等,男性多于女性。当外力使头突然的旋转,低头或仰头使颈部肌肉韧带扭伤,或睡眠体位不当(枕头枕的不适)使有关肌肉(尤其是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受到牵拉,使寰枢关节失去稳定性。此均可导致关节的微小离错,出现症状。但经过一段时间休息或随着肌肉功能的代偿恢复,关节可以自行修复。而有的则不易恢复。及时的推拿手法复位;可取得明显的效果。1.症状(1)多见头部突然旋转,长时间低头或仰头的动作,或有睡眠姿势不当史。(2)颈项强直疼痛,头旋转俯仰困难,如仰视时头痛上身同时转动。(3)有些患者可伴有偏侧头痛或头枕痛,头晕,恶心,呕吐,干呕,眼花,耳鸣等症状。2.检查(1)一侧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紧张痉挛。(2)枢椎棘突旁压痛剧烈,压痛可向头部放射。(3)x线片,采取颈椎张口位,可显示齿突偏移(表现有:(1)枢椎齿突与寰椎两外侧的距离应相等,且该两椎体关节面也相互平行,如有偏移或不平行即考虑有寰枢关节错位;(2)寰齿关节间隙前后径距离范围为1——2mm,超过此宽度,表示寰,枢椎错位。)本病需与落枕、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和颈椎结合相鉴别。治疗方法:
(1)病人取坐位,术者在患者的背部用滚法、拇指按揉法作用于风池、百劳、肩中俞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处,手法应以轻柔为主,反复操作,以疏松筋骨。(2)用指推法,扫散法及拿法作用头部及后枕部。(3)坐位(或仰卧位),做颈椎拔伸旋转复位法。先扳患侧,然后适当调整对侧,以整复错缝。(4)在枢椎棘旁处用按揉,平推及弹拔法治疗,嘱患者配合颈部的旋转或侧屈运动。擦肩颈及背部,以透热为度,搓肩、臂结束。注意事项:
(1)避寒风,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及用力过度,要用合适的枕头保护颈椎。(2)如幻影咽炎、乳突炎、中耳炎等要及时的治疗,以免累及寰枢关节。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