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侧弯
一说到腰疼,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但数据显示,腰痛人群中,只有不到15%的是这些原因。
除了腰突和腰肌劳损,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会直接或间接造成腰痛,比如腰部急性扭伤、长期错误坐姿、腰椎神经病变、关节炎,以及脊椎侧弯等。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脊椎侧弯。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脊椎侧弯
仔细检查的话,脊椎侧弯的外观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最常见的两边肩膀一边高一边低(高低肩),或者腿长不一致(长短腿)。
侧弯时间久了或者较严重时,就会出现腰酸背痛、呼吸不顺、气短胸闷的现象。
脊椎侧弯是如何引发腰痛的
当存在脊椎侧弯时,可能会引起脊椎体变形,小关节发育异常并偏离正常的位置等,这些骨骼结构的变化会增加周边组织的压力和负荷,从而引发疼痛。
在青少年时期,我们的身体感受、痛觉还不受脊椎侧弯过多的影响。成年后,大部分人进入大学或工作岗位,久坐的时间继续增加,开始出现“肌肉酸”的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肌肉酸”的频率变多,持续时间也开始变长。30-35岁以后,很多人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疼痛感”。而部分人会误以为这是久坐引起的腰肌劳损,其实不是哦。
脊椎侧弯引起的腰痛与
“腰突疼痛”“腰肌劳损疼痛”有何不同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一般在腰椎两侧,常伴随麻木,休息后可适当缓解;
腰肌劳损的腰痛是整个腰部弥漫性疼痛,通常为酸痛,经常在久坐后出现;
而脊椎侧弯所引起的腰痛,疼痛点一般在身体凹陷的一侧。
脊椎侧弯好发于8-18岁,但目前研究表明,可能和体内激素失衡、不对称生长、肌肉失衡、遗传等因素有关。8-18岁是高发阶段,但也是恢复效果更好更快的阶段。
典型病例
门诊患者田某,女,20岁,腰部右侧疼痛一月余。自述疼痛影响正常作息,来到康复二科寻求治疗。
查体腰前屈障碍明显,右下背部有疼区,下背部腰段有弧形向左侧弯体征。弧形左右肌肉对比,左侧肌肉群相较右侧明显偏高偏厚。核心肌群力量测试,肌群肌力偏弱。
根据评估和体格检查给予如下治疗:
激活右侧多裂肌和背阔肌手法操作
加强右侧腰方肌肌力锻炼
增强核心肌力训练
做猫式运动
治疗后疼痛消失,嘱继续居家锻炼。
提示:随着快节奏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也悄无声息地影响了我们健康,首当其冲是椎体,颈椎、胸椎、腰椎都在错误的姿势和习惯上受害。我们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主动预防。
术后康复
对于骨科术后,康复治疗是手术的延续,骨科术后康复治疗非常重要。术前及术后要结合科学的康复治疗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达到手术治疗的目的。骨关节病、关节置换、运动创伤、骨折、截肢、手外伤以及截瘫、四肢瘫、椎间盘突出、腰腿痛、颈椎病等一般均需要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支具的定制和使用、理疗、康复训练等。其中康复训练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包括肢体摆放、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关节松动、平衡与本体觉、关节稳定性、感觉运动的协调性、呼吸运动、淋巴按摩、医疗体操等;理疗包括祖国医学传统的针灸、中药外敷,以及各种声、光、电、冷热等物理因子治疗。
不同康复治疗作用功效各有差异:
康复训练综合作用:改善病人情绪,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等功能,防止合并症的发生。
主动肌肉收缩能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肌肉收缩产生的生物电有助于钙离子沉积与骨骼,促进骨愈合,防止骨脱钙;被动肌肉收缩运动,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并防止废用性肌萎缩。
合理进行被动关节运动,能牵伸关节囊及韧带,防止其缩短,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循环,从而预防关节内粘连,并能促进局部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减轻水肿与粘连。
骨科常用理疗具有促进炎症消退、吸收的作用,还能刺激神经肌肉兴奋,促进功能恢复。此外还有镇痛、松解粘连、软化瘢痕等作用。
支具是现代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骨科康复中的作用包括:稳定与支撑、固定、保护、助动。
典型病例
患者,女,15岁,不慎外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即行左膝关节脱位矫正术、左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病情稳定来我科就诊。
入院症状:不能独立行走,左膝关节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膝关节主动屈曲度,被动屈曲度,主动伸展正常。入院后给予中药熏蒸、中频电刺激、雷火灸、关节黏连松解,手指点穴等治疗,经数日治疗后,现左膝关节主动屈曲40度,被动屈曲25度,患者可自行行走,主动蹲起并无疼痛。出院后嘱其做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并要求其自行如厕、蹲起等日常生活姿势。
治疗前
治疗后
康复二科主任杨庆发建议:外伤后及时手术固然重要,术后康复治疗也很关键!如遇关节黏连,关节术后,韧带撕裂,肌肉拉伤等情形,请及时就医,遵从医嘱进行康复治疗、训练等。
主任简介
杨庆发,医院康复二科主任,康复学科带头人,副主任中医师,年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大学。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医医疗及康复工作,河北省儿童康复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认知运动疗法会员,沧州医师协会会员。他掌握认知运动疗法、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血管病、bobath手法治疗脑血管病的肢体运动康复、语言及吞咽康复、康复科治疗技术。同时引进学习了绳带技术、三级感觉手法、IOE技术等其他康复科治疗技术,填补了附近县市及本院多项空白,在附近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工作中探索研究出了一套独到的康复治疗法,用于脑血管病后遗症,让众多的患者走向康复。
联系方式:
正心诚意仁爱济世
医院
祝您身体健康!
|往期导读|
听骨科专家姜金顺讲“股骨头坏死”
听皮肤科专家付合金讲“银屑病”——牛皮癣
听妇产科专家刘喜荣讲“多囊卵巢综合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