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康复科始建于年,是天津市唯一的儿童康复中心,辐射整个华北地区。现位于北辰院区C座,一楼为康复门诊及评估、治疗区,面积约m2;三楼为康复病房,设病床34张。作为年轻的学科,康复科近年逐步发展,全科整体协作,建立了一支由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康复技师组成的技术团队。康复医师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5人。康复护理团队现有主管护师5人,护师3人。治疗师团队现有康复技师21人,其中副主任技师1人,分为运动疗法(PT)组、作业疗法(OT)组、语言训练(ST)组,以及理疗组。在设备方面,现有气压减重步态训练系统、表面肌电分析系统、足底压力测量系统、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全频电诊断治疗仪、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电动起立床、婴儿用高压氧舱、重复性经颅磁刺激仪、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激光治疗仪、智能蜡疗仪等先进的康复诊疗设备,可开展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治疗(ST)、医用高压氧治疗、蜡疗、水疗、各种物理因子治疗,以及传统医学治疗。年门诊量达2万人次以上,每天治疗量在人以上。
诊疗范围:
1.对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围产期脑损伤因素的高危儿行早期评估及干预。
2.各种原因所致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患儿的发育评估及病因筛查。
3.各种急性神经系统病变,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缺氧性脑病、小儿急性偏瘫、颅脑外伤、脑出血、脊髓病(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脊髓炎等)、周围性面瘫、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疾病的恢复期。
4.各种类型的脑性瘫痪。
5.肌性斜颈、多关节挛缩、各种运动系统损伤、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
诊疗特色:
1.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的综合管理:对脑性瘫痪进行确诊及临床分型;对粗大运动、精细运动、痉挛程度等进行功能评价;采用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OT),辅以蜡疗、功能性电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综合治疗以缓解痉挛、改善运动能力及本体感觉,培养日常生活能力,预防继发的关节及骨骼肌损害;并对小儿脑瘫常见的并发问题,如认知障碍、癫痫、吞咽及语言障碍、流涎、髋关节发育等进行评估与治疗,对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进行综合管理,以利患儿全面康复。
2.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诊断:对围产期缺氧损害的小婴儿进行全身运动(generalmovements,GMs)质量评估。GMs质量评估是一种评估小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优秀工具,能够在4月龄内对脑性瘫痪等严重神经学发育障碍作出可靠预测。
3.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患儿进行发育评估和病因筛查。
4.痉挛的评价与治疗: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肌张力增加和姿势异常,严重影响运动功能。我科应用表面肌电分析系统及多种临床量表对痉挛进行评估,并采取A型肉毒毒素注射技术以缓解痉挛,可有效地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5.下肢生物力学测量及矫形器的配制:运动发育迟缓及佝偻病后遗症者,常存在下肢生物力学问题,如膝关节内、外翻,踝关节内、外翻等。我科采用下肢生物力学测量技术、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等方法进行客观评价,配制矫形鞋或生物力学矫形鞋垫,纠正生物力学异常,从而改善步态。
6.儿童医用高压氧治疗:是天津市唯一的儿童医用高压氧治疗中心。高压氧能增加组织内氧有效弥散距离,可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结构修复及功能重建。对有围产期缺氧损伤史的1岁以内患儿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病史6个月以内的恢复期患儿,有一定治疗效果。
7.言语治疗:有专业的言语治疗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失语及构音障碍患儿进行一对一训练,特别是对孤独症、唇腭裂整形术后、听力障碍患儿的语言训练具有相当的经验。同时开展对小儿吞咽障碍、流涎的评价与康复治疗。
8.脊髓损伤的康复评价与治疗:对脊髓损伤患儿进行定位诊断和康复评定,通过气压减重步态训练及电动起立床训练等,促进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科研教学
近年全科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主研卫生局级课题2项,天津市科委课题1项。现有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委员会委员1名,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1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脑瘫康复委员会委员1名。天津医院康复科现为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及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康复医学及康复治疗专业的临床教学基地,每年带教学生逾50人次。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日全天应诊。
脑瘫专科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主任医师出诊时间:
1.赵澎:周一上午,周三全天。
2.杨正:周四上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