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指关节脱位
儿童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症状
左关节半脱位
双侧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吧

好体态走出来儿童康复系列科普一

好体态走出来

儿童康复系列科普

步态(gait)泛指行走时身体各部位表现的姿态,是步行的行为特征,涉及到行为习惯、生长发育、教育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幼儿在1岁~1岁半之间开始扶物行走,随着年龄增大,其步态开始接近成人,到7岁时趋于成熟。家长们通常会发现,学步期的小朋友会使用一种“高度保护”姿势,即双肩外展、双腿分开走路,从而使身体重心下移,更为稳定。大约3岁左右,这种现象逐渐消失。

“剪刀布”、“鸭子步”、“八字步”、“踮足步”等等异常步态,通常会提示小朋友可能存在某些先天或后天疾患。家长应该重视这些异常步态,及时到门诊就诊,避免继发性步态障碍。本篇将介绍以下内容:

如何发现孩子存在的异常步态?

哪些原因导致步态异常?

康复科常用评估手段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如何发现异常步态

家长想要评估孩子是否有异常的步态,可以参照常见的步态异常特点,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剪刀步

剪刀步指的是步幅小而慢,表现出双腿僵直,两脚向内交叉,两膝靠近,呈剪刀状的步态。这种步态多见于脑性瘫痪患儿,患儿可能有早产史、高热惊厥、抽搐等病史。

2、鸭子步

这种步态的患儿,在走路时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提足前进;每往前走一步,躯干就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就像鸭子在行走,故称“鸭子步”。这种步态多见于双侧先天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且年龄越大,跛行越明显,成年后容易形成骨性关节炎。

3、八字脚

“八字脚”指的是小儿在走路时两脚分开像“八字”。“八字脚”步态很难看,不仅姿势不正,且走路时较费力、平衡感也较弱,给运动带来不便之余,还容易使鞋子变形、变坏。

4、踮足步

常见于马蹄内翻足患儿,部分患儿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部分患儿则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如脑瘫、脊髓脊膜膨出等。

二、常见导致异常步态的原因

导致步态异常的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是非疾病因素。

1、非疾病导致的步态异常

步态异常可能因鞋子不合适、不良坐姿、不良睡姿等非疾病因素因素引起。非疾病导致的儿童步态异常,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儿童上楼梯困难、保持站立平衡困难、站不久、走不久的状况发生,有时他们会经常说膝盖痛、腰酸背痛,或者经常发生跌倒摔跤的情况。

如果儿童时期步态异常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则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出现斜肩、侧颈、长短腿、脊柱侧弯等问题,进一步可导致许多问题,如含胸驼背等体态不良姿势,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肌肉发育失衡,对脊柱的保护作用下降,引起椎间盘病变等。

2、疾病导致的步态异常

疾病导致的儿童不良步态更需要重视。

刚学步的孩子平衡性不好,八字步可以帮助他们稳定,一般这种步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改善,但如果长期存在就值得重视了。异常步态是一些疾病的表现,例如骨骼肌肉系统发育畸形等。

鸭子步、企鹅步严重的孩子,两腿移动慢而且拖拉着往前,摇摇晃晃,需考虑是否是神经系统或骨骼肌肉系统出现问题所致。

剪刀步态是脑瘫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即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表现为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足下垂及内翻,行走时双膝互相摩擦,甚至两腿完全交叉,呈典型的“剪刀式”步态。

三、康复科常用评估手段及治疗方法

当家长发现孩子可能存在步态异常时,医院就诊。医生和治疗师会结合孩子出生史,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获取孩子的步态信息,并可采取先进自动摄像步态检测装备结合智能软件分析系统,共同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步态异常,确定步态异常的类型。

对于已经引起驼背或脊柱畸形的孩子,还可以采用心肺运动实验评估是否存在呼吸功能异常。

儿童仍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通过检测及评估,发现存在步态异常,尚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进行康复干预纠正。医生会针对疾病引起的肌肉痉挛予以口服药物治疗或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治疗师可以通过指导训练下肢肌肉力量、软组织牵伸、足底刺激、下肢力线矫正训练、加强心肺功能训练等综合的方式,改善孩子的步态,并同时纠正因步态引起的其他问题。

让我们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riz.com/kgjtwb/10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