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太惊心!这一幕发生在某超市,男子拖着一个小朋友一前一后走着玩耍,突然,男子重心不稳向后跌倒,一屁股坐在孩子的头颈部,而孩子却再也没醒来。
惨剧已经造成,一个父子间的玩耍动作,无心之失,竟让孩子失去了生命,孩子爸爸无疑是现在最痛苦的人。一个父亲的丧子之痛,旁人说什么都无法安慰,只希望这个父亲要加油走出阴影。
其实,日常生活中,父母喜欢逗着宝宝玩,和宝宝之间的互动必然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是,有些逗宝宝玩的方式是很危险的,要是稍不注意,后果将不堪设想。在逗宝宝玩时,一定要非常小心,其中有6个危险系数非常高的动作,叮嘱父母们一定要倍加小心。如果你还在这样逗你的宝宝,就赶紧看看吧!
一、坐飞机
“坐飞机”危险动作: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方式不仅有跌伤宝宝的危险,还有导致脑瘫的危险。因为这种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二、张口接物
让宝宝张开口,向宝宝口内投花生或豆子,投一次吃一粒。
危害性:这么做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宝宝此时被逗笑,掉落的花生或豆子很容易被宝宝吸进气管,很容易造成窒息,这种方法千万要不得。
三、捏鼻子
身边的大人都很喜欢捏宝宝的鼻子。原因应该有三个,一是表示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是一种亲昵的行为;二是想逗宝宝玩,引他发笑;三则是希望把宝宝扁扁的鼻子捏成高鼻梁,长大后必定帅气逼人。
危害性:这么做不利于宝宝健康,因为宝宝的鼻腔黏膜娇嫩,血管丰富,外力作用会引起损伤或出血,甚至并发感染。宝宝的耳咽管较粗、短、直,位置又比成人低,乱捏鼻子会使鼻腔中的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如果成人手上粘有感冒病毒,这样捏鼻子最容易使宝宝染上病毒性感冒。
四、挠痒痒逗笑
危险动作:适当地逗逗小宝宝,既可给家庭带来乐趣,也能使宝宝在笑声中健康成长。但是,过分的逗笑却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逗得笑声不绝,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有损脑功能,还可能引起口吃。过分张口大笑,容易造成下颌关节脱臼。睡前逗笑,还会影响宝宝入睡。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别的情况,千万不能逗宝宝笑,就是在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导致食物直接呛入食管,非常危险。
五、抛宝宝
危险动作: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对宝宝的危害:宝宝自上落下,跌落的力量非常大,不仅有可能损伤成年人,而且成年人手指也有可能戳伤宝宝,如果被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伤。更危险的是,一旦未能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六、转圈子
危险动作: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这种逗乐会使宝宝转得头晕眼花,放在地上站立不稳,甚至跌伤。有时还因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使宝宝的手腕关节脱位。
另外,如果小孩发生突发事件,例如摔倒,特别是头部摔伤,父母也需要了解一些急救知识,不然在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好心做坏事,适得其反将会酿成大错!!!
头部外伤处理三大注意四大误区●三大注意
观察摔伤的孩子,如48小时内未出现昏迷、呕吐和异常情况,家长无需过度担心,但仍需严密观察。
如果孩子昏迷,尽量不要移动孩子,禁止晃动孩子的头部,同时监测呼吸和脉搏。如果在急救人员赶来之前,宝宝呼吸变弱,可以尝试着做人工呼吸。
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颅脑损伤,经治疗后,医院检查。
●四大误区
误区一:按揉头部包块去瘀血。如果头皮出现包块,家长切勿按、揉或外敷药,这样会加重损伤。
误区二:摇头确定是否脑震荡。有些家长喜欢摇宝宝的头确定是否脑震荡,这样很容易给宝宝造成伤害。
误区三:耳朵、鼻孔出血用纸巾阻塞。如果耳朵、鼻子出血、流水,切勿用纸巾或棉球阻塞,这样会加重颅内感染和颅内的高压。
误区四:医院。如果宝宝昏迷,尽量不要移动,垫高头部平躺,如需要移动,可由2—3人平稳地抬起患儿,轻轻搬运。
简单外伤处理:医院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针
三种处理方法
外伤后局部有皮肤破溃的,需要局部碘伏消毒,不碰水,或遵医嘱选择吃消炎药。
如头皮裂伤,出血较多,用纱布或毛巾加压包扎,医院进行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针,5-7天可拆线。
如头皮出现包块,这是头皮下出血,家长切勿按、揉或外敷药,反而会加重损伤,小血肿可自行吸收,但超过5厘米需立即就医。
颅内出血判断:受伤后昏迷不醒,可能存在严重脑挫伤
六种状况可能是颅内出血
●受伤后昏迷不醒。
●受伤后出现短暂的昏迷、清醒、再昏迷的情况。
●剧烈头痛现象,婴幼儿出现哭闹不止,或伴有喷射状的呕吐。
●受伤后出现行走不稳、单侧肢体的运动障碍。
●精神障碍,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正常玩耍。
●耳朵、鼻子出血、流水,脑脊液从受伤的地方流出来,切勿用纸巾或棉球阻塞,避免加重颅内感染和颅内的高压。
不要摇宝宝的头确定是否脑震荡!!!
意外无处不在,家长们真的要注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