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肺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维持生命的保障。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氧需求。基层医生如何从X线中发现细微的病变就变得格外重要。今天小医院放射科刘敏老师讲解的胸部病变X线基本表现,欢迎大家交流、批评指正。
正常肺X线的表现肺的各解剖部分的投影在X线上表现为肺野、肺门及肺纹理。肺野是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肺门影是肺动、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合投影,肺动脉和肺静脉的大分支为其主要组成部分;肺纹理(lungmarkings)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分布的干树状影。
肺部气管病变的X线表现当腔内有肿块、异物、或者先天性狭窄时都可以在影像上看到异像。注意:从正面看不太清楚的,一定要从后面再看一下。
肺部肺不张的X线表现根据累及的范围肺不张可分为段、小叶、叶或整个肺的不张,根据其机制可分为阻塞性肺不张、外压性肺不张、瘢痕组织收缩致肺不张。大多数肺不张由叶或段的支气管内源性或外源性的阻塞所致。阻塞远端的肺段或肺叶内的气体吸收,使肺组织皱缩,在胸片上表现为不透光区域。CT表现为:病变肺叶、肺体积缩小,密度增高;临近组织器官向心移位;相邻肺组织见代偿性肺气肿征像。
右肺上叶不张导致水平裂和右肺门向上移位,气管右移,中叶、下叶过度充气。
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右肺门肿块,横行“S”征。
肺部肺气肿的X线表现肺气肿是指呼吸细支气管以远的末梢肺组织因残气量增多而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
CT可分辨出不同病理类型的肺气肿,肺气肿在病理上分为小叶中心型、全小叶型、间隔旁型和瘢痕旁型四种。
CT表现为:肺体积增大(范围取决于阻塞部位);密度减低,血管纹理变细;纵膈移向健侧,病侧橫膈下降。
肺部肺实变的X线表现
肺实变是指肺对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伸出和实变液体(炎性渗出液、出血、水肿液);蛋白、细胞、灶性、肺段、全叶实变见于各种急性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出血、肺水肿。
肺实变X线表现为:实变的范围可大可小的斑片影;密度较均匀、边缘模糊;支气管气像。
大叶性肺炎可累及肺叶的一部,也可从肺段开始扩展至肺叶的大部或全部,偶可侵及数叶。X线征象较临床出现晚3~12小时。其基本X线表现为不同形态及范围的渗出与实变。自应用抗生素以来,典型的大叶性实变已不多见,病变多呈局限性表现。
支气管气像。
肺部钙化的X线表现结核钙化多位于双上肺,多伴有淋巴结钙化;错构瘤钙化呈爆米花样;矽肺常见淋巴结呈蛋壳样钙化。X线表现为:最高的密度影,从数毫米到1-2cm,边缘锐利呈斑点、斑片或球状,结核球钙化呈细斑状。
肺部肺结节、肺肿物的X线表现当病灶以结节与肿块为基本病理形态时,直径小于等于3cm者称为结节,大于3cm者称为肿块。单发常见于:良恶性肿瘤、结核球、炎性假瘤等,多发见于肺转移瘤。
左上肺野可见大小约6.1cm*5.9cm、形态不规则肿块影,边缘较清,可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
诊断:左上肺肿块,考虑肺癌可能性大,建议行胸部增强CT检查。
肺部肺空洞的X线表现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并吸入气体后形成,洞壁可以是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及肿瘤组织所构成,常分为虫蚀样空洞、薄壁空洞和厚壁空洞,常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及肺真菌病等。
双肺野可见大小不等的厚壁空洞影,壁周毛糙,双下肺空洞内可见液平。
病理:肺脓肿
右上肺野可见一直径约2.2cm空洞样病变,洞内侧壁不光滑。
诊断:右上肺肺癌。
肺部肺空腔的X线表现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如肺大泡、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都属于空腔;在胸部影像上表现为壁厚1mm且厚度均匀的囊状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伴感染时囊内可见液平面,周围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
肺部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游离性胸腔积液
少量积液:患侧肋膈角变钝,侧位相显示后肋膈角变钝。
中量积液:患侧下肺野均匀致密,上缘呈内低外高的弧线影,膈面显示不清。
大量积液:患侧肋间隙增宽,患侧大部分肺野均匀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
右下肺野均匀致密,上缘呈外高内低弧形致密影,右侧膈面及肋膈角消失。
诊断:右侧中量胸腔积液。
包裹性积液
患侧肺自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半圆形致密影,其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叶间积液
沿叶间裂走行区可见梭形致密影,密度均匀。
肺下积液
患侧膈面升高,膈顶外移。
左侧胸膜下可见宽带状“无纹理区”,左肺纹理聚拢。
诊断:左侧气胸,左肺被压缩约65%。
液气胸
带状无纹理区,中外带;被压缩的肺呈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聚向肺门;患侧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隔向健侧移位。
作者:刘敏副主任医师
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