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指关节脱位
儿童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症状
左关节半脱位
双侧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吧

幼儿运动伤害与防护

幼儿运动伤害与防护

亲爱的小朋友们,爸爸妈妈们和幼儿园老师们,

大家好!

快乐的寒假就要到来了,小朋友们也都会回自己的家里。寒冷的冬天,小朋友们在家里也要不忘记体育锻炼哦。运动益处多,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锻炼出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

但是3-6岁的宝宝们天性活泼好动,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并且缺乏危险意识,所以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有磕伤、碰伤、扭伤等等的意外运动伤害的发生。

QA

跌磕伤怎么处理?

撞伤怎么处理?

扭伤怎么判断?怎么处理?

不同类型的骨折又要怎么处理?

01

跌磕伤

当幼儿在奔跑、跳跃,不慎跌倒时,膝盖、胳膊肘很容易擦破。当发生此类伤害时,家长和老师应先观察幼儿伤口的深浅。

若仅仅擦破表皮,只需将伤口的污物清理干净即可;

若表皮损伤,少量出血,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清除污物后涂红药水或紫药水等刺激较小的药品进行消毒;

若伤口较深出血多,可用消毒纱布局部包扎压迫止血,并根据情况尽快送医做进一步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02

撞伤

幼儿在运动过程中撞伤是常见的。

当撞伤淤青时,不要按揉,立即用手掌压迫5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能直接减少出血。有淤血时,最好用碎冰或冷水敷。

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将患处适当抬高;24小时内应冷敷,第一轮冷敷20分钟,停20分钟,反复进行2-3小时。24小时后再用温水热敷,以加速淤血消散。

如果幼儿不慎撞到脑袋,若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没精神或异常烦躁、哭闹,及时就诊。“撞傻”是极少的,但昏迷不醒要当心,有可能会造成脑震荡。

03

扭伤

扭伤是因为外力导致的韧带拉伸、撕裂,导致受损部位的疼痛、肿胀、功能受限。孩子扭伤中最常见的是脚踝扭伤。

如果孩子的脚仅仅是轻微的肿胀,能回到正常位置,脚能向各个方向转动,虽然痛,但是孩子还能站立,那么表示扭伤不重,在扭伤后的2-3天内,尽量停止活动,让脚踝休息,不要站立负重或行走了。

有条件的最好即刻用冷水或冰敷局部,每2-3小时1次,每次15分钟,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帮助消肿。

受伤后要以少动、修养为主,可以外用云南白药喷剂或红花油等。抬高下肢预防肿胀。也可口服消肿止痛的药物。

如果医院拍片排除骨折的。

如果肿胀非常明显,医院。

04

骨折与脱位

发现幼儿骨折时,要立即拨打急医院救治。在急救处理前不要随意搬动幼儿,不可用手揉搓骨折处,发现受伤处流血应采取止血措施。

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或者指骨折断面与外界空气无直接或间接性贯通,骨折端未受细菌感染。可用木棍等做临时固定,以此减轻骨折活动引起的疼痛和骨折断端损伤周围神经、血管,防止休克并便于运送。

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损,骨折部位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骨折端污染,感染可能性大。立即用消毒巾或棉垫将创口加压包扎,既可止血,又可防止伤口再污染,然后再上夹板固定,切忌1人或2人将下肢损伤患儿呈屈曲状抱起或抬起。

关节脱位

多见于肩关节、肘关节脱位和桡骨头半脱位。立即用三医院,争取及早复位。肩关节、肘关节复位后应在屈肘位用三角巾悬吊或用石膏固定。

孩子在运动中受到伤害也是有原因的。

从思想因素来说,对预防运动伤害的意义认识不足;运动中存在急躁或畏难心理。

从运动水平来说,孩子的身体素质差,动作有缺点或错误。

从运动量来说,局部运动的负荷长期过大,或是一次运动量过大或连续运动负荷训练都会造成运动伤害。

从准备活动来说,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量过大或活动不到位;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的内容结合不当。从孩子身体状况来说,身体功能状态不好,即睡眠或休息不好。或是患病或伤病初愈过度疲劳等。

在运动时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尽可能避免运动带来的伤害,让运动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THEEND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便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riz.com/kgjtwb/823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