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房主会场
JST骨科查房系列学术医院的传统活动,医院作为中山市人民医院共同托管的医院,也将每周定期举行查房学术活动。
为响应疫情防控政策,落实防控措施要求,本周二(2月22日)14:00,我们在医院举办线上“精E(益)求精公益行联合查房交流会-暨医院大湾区联盟系列活动”。
此次活动由医院、医院、宁医院联合,进行线上多方学术交流。为全国的骨科医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学习的方式。
会议由医院执行院长李庭与宁医院西夏分院马锋院长共同主持。
马锋院长讲话
马锋院长在讲话中表示,期待医院专家团队能多给宁医院支持帮助,希望大家要利用好此次学习的机会,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通过虚心讨教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骨科诊疗水平。
第一部分彭嘉杰医师汇报进修感悟
会议首先由我院彭嘉杰住院医师汇报进修学习心得体会,彭医生指出,在这个时节能前往北京积水医院进修学习是莫大的荣幸,是以李庭院长为代表的北京专家对我们年轻医师的关心和指导,在医院,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骨科医生前去学习进修,机会难得,可以见识医院对许多骨科疾病的诊疗规范及指南,在急诊,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是一大特色,病情急病人多,需要耐心及速度并为患者及其家属解除病痛,所以要求更加扎实的实践基本功,医院手术量大,病人周转快,许多病例复杂,闻所未闻,需要多钻研、多询问,多向课本及文献学习,彭医生从几个特殊病例的诊断、处理及预后,随访等的整理,摸索出一系列基础疾病的诊疗标准。同时也注意到对临床分型、选择等的知识匮乏,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所侧重,争取让自己快速进步,解除患者病痛,建立自信心。第二部分李庭院长授课
李庭教授首先指出随着各种诊疗水平、手术技术不断提高,以及ERAS理念在骨科学的不断引入,理所当然地会为患者带来满意度的明显提升,并为之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ERAS(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于年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提出,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ERAS理念在于改变传统观念,革新医疗技术,创新围术期方案,扩大资源有效利用。ERAS医院管理人员、护理团队、骨科医师、内科医师、麻醉师、营养师、影像诊断、康复医师、病人家属等所组成项目团队,并形成结构分工,整个诊疗环节都做到无缝结合,优质配合,是对患者做出减法,但对医务工作者做加法。李教授指出,对于创伤骨科手术需要留置引流管吗等分支问题作出解答:对于简单骨折的内固定手术可以不常规放置引流管,但要注意手术的无创操作及止血,提高医生术中严格止血的意识。在围术期饮食水方面总结到:1.缩短创伤骨科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禁食水时间是安全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2.术前口服含糖饮品有助于改善围手术期主观舒适度(糖尿病患者特殊对待)。ERAS在无痛整复中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案比较麻醉和非麻醉下闭合整复的临床效果,建立标准化的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和肩、肘、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方法,真正为患者做到无痛。通过对创伤骨科骨折病人多个学科点的研究:例如禁食水,止血带,血液管理,伤口缝合,睡眠管理,微创手术改进,骨折术后个体化康复,心理评估等,形成两条线:基于病种的临床路径优化,针对骨折术后的临床结果评价,最终达到ERAS在创伤骨科多种骨折诊断中形成的一系列专家指南与共识的全面推广。目前正在全国进行ERAS示范病房推广和多中心研究,医院加入。第三部分马锋院长授课
医院的亚专业分科娓娓道来,提出转换型THA所适应的患者:1.保守治疗后发展为创伤后关节炎的患者;2.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来需要髋关节置换的患者;3.最初接受后壁和后柱固定,需要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并从大量临床病例总结出三大问题:骨损伤、内固定(不影响不取出)、感染(分期手术),并指出多种方法:原味臼、高位臼、自体结构植骨、异体结构植骨、加强环、减少臼杯前倾、钢板(螺钉)+植骨,操作时也需小心谨慎:手术复杂、时间长、出血多、并发症多的问题。并对转换型THA作出最终总结:一期治疗要标准化,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是核心,务必非常重视后壁骨折,要有效固定,保持关节的匹配度-同心圆复位;二期决策个体化,核心在于关节的初始稳定性,针对骨缺损(原味臼、减少臼杯前倾、钢板+植骨),不影响时可不取出内固定,分期手术处理感染。第四部分魏松英教授课题分享
魏松英教授首先从肘关节解剖进行讲起,指出肘关节僵硬的病因学分析主要外伤性: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手术创伤、关节制动等;烧伤及颅脑损伤带来的异位骨化;非外伤性: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液学导致的关节内积血及先天性疾病等;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非手术治疗在于功能锻炼在6个月内有效,越早期效果越佳;CPM对已经发生的关节僵硬效果有限;静态进展夹板有效,尤其对于25°-40°屈曲挛缩的患者;合并非甾体类消炎阵痛药使用,效果更佳;如果经过一个疗程的非手术治疗无效,需考虑手术治疗。并分别对内外侧副韧带,尺神经处理,合并内固定拆除,术后引流处理,术后不稳定测定支具保护及固定,合理利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并借助3D打印进行辅助性松解肘关节僵硬,在大量的病例中得到的有效的证明,有效缓解了大量患者的肘关节功能。第五部分袁嫕教授课题分享
袁教授首先提出了骨科针对麻醉方面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1.老年髋部骨折应该在伤后多久手术?2.术前哪些辅助检查是必要的?3.心梗、脑梗后的患者多久能做手术?4.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的患者需要停药多久手术?5.腰麻还是全麻?袁教授指出:老年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影响极大,1.据文献报道,伤后1年死亡率可高达30%,2.活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降低(仅约50%患者能恢复骨折前的行走功能状态、需要看护的等级升高),3.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包括对侧髋部骨折。在如何减少患者入院等待时间上,袁教授指出:1.立即行急诊评估(内科、骨科、麻醉科),2.简化检查流程,3.多环节宣教,4.相关科室积极配合,5.多学科共管模式的建立。术前评估环节尤其注意心脏情况、肺部情况、贫血状态、既往合并症、凝血功能状态、认知功能状态。针对术前并存疾病的处理,袁教授细化指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