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指关节脱位
儿童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症状
左关节半脱位
双侧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吧

肩关节脱位之手法复位技巧

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应细心排除神经损伤,避免漏诊并及时复位。手法复位可在适当麻醉下无痛进行,要轻柔准确,切忌暴力复位,以免损伤神经血管或造成骨折。

(一)手法复位

1.拔伸托入法

行此法需三人合作,患者取坐位,第一步,术者站在患肩外侧,以两手拇指压患侧肩峰,余指于患侧腋窝内托住肱骨干;第二步,一名助手站于患者健侧肩后,两手以斜形环抱的方式使患者患肩固定,同时另一名助手一手握患侧肘部,一手握患侧腕上部,外展外旋患肢并由轻而重地向前外下方缓慢拔伸牵引,此时术者插入腋窝的手将肱骨头向外上方钩托,第二助手逐渐将患肢内收内旋,直至肱骨头有回纳的感觉,表示已复位。

1.手牵足蹬复位法

手牵足蹬复位法即HippoCratic法。此法历史悠久,一个有经验的医师可以在运动场边或山间小路边即可将肩关节脱位回复。

患者仰卧位,麻醉达成后术者站于患侧。以右肩为例,术者右足抵于腋下,双手握住前臂及腕部,将上肢在内收位向下牵引。同时足蹬腋下和胸壁作为对抗牵引的力量,然后将患肢轻轻向外旋转以解脱被关节囊嵌夹的肱骨头,使患肢在内收外旋位徐徐牵引,将肱骨头按受伤原路自锁骨下,喙突下或盂下逆行离开破损的关节囊顺势滑入关节盂,该方法目前较少使用,因为其存在较高风险的臂丛神经牵拉损伤(图1)。

图1手牵足蹬复位法(HippoCratic法)

2.椅背屈肘复位法

此法在复位时术者使患侧肘关节处于轻度外展并屈肘90°,术者另一手握患侧肘部,在缓慢下压的同时左右摇摆前臂,肩部发出“咯噔”弹响声时,表明复位成功,此法相较于传统手法用力轻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其他损伤的可能。简便易行,所造成的医源性损害较少。

3.牵引-回旋复位

此法是采用纵向牵引的方法解除肱骨头的卡压。患者仰卧,用布单从腋窝部绕过胸部由助手对抗牵引,术者向下向外45°牵拉患肢。同样,在缺少助手的情况下,可以将布单拴在担架的床栏上。将上臂轻度外旋可以帮助肱骨头去除关节盂前缘的阻挡。一旦肱骨头被牵开,那么就要将肱骨近端轻度向外牵引(图2)。

图2牵引-回旋复位法

4.Kocher复位法

适用于新鲜脱位、肩部肿胀不很严重者。其优点是无需助手可单独进行,以牵引和杠杆作用将肱骨头回复原位。以右肩脱位为例,术者立于伤侧。

(1)术者右手拉住伤侧肘部,左手握住伤腕,向下徐徐牵引。同时外展外旋上臂,放松胸大肌。此手法将肱骨头移至关节盂前上缘。

(2)上臂外旋牵引下,将伤肘内收靠向胸壁,使肱骨头从关节盂前上缘向外侧移。

(3)上臂充分内收,为肱骨头复位创造力学条件。

(4)在上臂充分内收外旋并牵引下,迅速内旋上臂,使肱骨头逆行通过关节囊裂口,以杠杆力量将其滑回关节盂,复位时常可以听到声音或有复位弹回的感觉(图3)。

图3Kocher复位法

6.Stimson复位法

患者俯卧在担架上,患肢悬在床边,捆绑重物进行牵引,一般从5磅(2.27公斤)开始。同样,也可以将患肘屈曲90°以放松肱二头肌肌腱,医生也可以轻柔地摇晃患肢。通常在15至20分钟之内可以获得复位。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相对易于复位和避免大力的牵拉。不足之处在于很难对俯卧位的患者进行镇静(图4)。

图4Stimson复位法

7.Milch复位法

是在年被描述,其原理在于重复损伤过程。患者可以选择仰卧位或坐位,医生站在患侧。医生将手放在患肩上方,用拇指维持肱骨头稳定,同时将患肢外展。当患肢完全外展之后,轻柔地纵向牵引,然后用拇指将肱骨头向关节盂推挤。该方法也可以进行改良,将患肢外旋使大结节向后倾斜从而使肱骨头最小的地方通过关节盂(图5)。

图5Milch复位法

8.外旋复位法

在年,一种自我复位的方法被设计出来。患者坐在一个可以旋转的凳子上,患肢握持固定的物体,例如桌子腿。患者身体旋转,带动患肢肩关节被动外旋直至复位。也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进行复位,患者仰卧位或坐位,由术者来将患肢极度外展和外旋。

9.Spaso复位法

患者仰卧位,医生站在患肢同侧,握持患肢将肩关节前屈90°。先进行轻柔的纵向牵引,然后轻度外旋。患侧的肩胛骨内缘必须与床板接触以稳定关节盂。

10.Eskmo复位法

发源于格陵兰岛,在年被首次报道。患者侧卧位,术者握持患肢垂直牵引,将对侧肩关节拖离床面几厘米。维持这一位置几分钟直至完成复位。虽然这一方法易于操作,但是可能出现臂丛神经的过度牵拉。目前还没有关于Eskmo复位方法的安全性的数据报道。

11.肩胛骨复位方法

该方法是使肩胛骨内旋和向内移位。患者俯卧位,像Stimson方法一样将患肢悬挂在担架旁边。给予患肢轻柔地纵向牵引,同时术者使用拇指稳定肩胛骨上缘,并用其余手指将肩胛下角向内推。

12.FARES复位法

为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Fast,Reliable,andSafe复位法。在该方法中,患者仰卧,医师站在患侧。握持患肢使之外展伸肘前臂旋转中立位,术者在没有对抗牵引的状态下对患肢进行纵向牵引。在复位操作中,将患肢进行小范围的垂直抖动,然后将患肢慢慢外展,患

肢外展至90°以后逐渐外旋患肢。通常外展°时就会获得复位(图6)。

图6FARES复位法

医生维持牵拉患肢的同时,进行小范围的垂直的抖动(橙色箭头),同时逐渐加大肩关节的外展和外旋(蓝色箭头)。

肩关节脱位整复后须将上臂保持在内收内旋位,肘屈曲至90°,三角巾悬吊前臂固定2~3周,避免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固定期间可做肘、腕、手指关节的屈伸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riz.com/scgjtw/1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