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6月,家长们心里都绷着一根弦,因为这是孩子手足口病的高发期。5岁以下的孩子是高发人群,手足口病往往来势汹汹,传染性强,让人防不胜防。每年都会闹出一个孩子生病,整个幼儿园都停课的新闻。
前两天我们问诊后台接诊了一例手足口的疑似病例。
问诊病例姓名:果果(化名)月龄:11个月症状:发热伴有口腔、手足疱疹。既往史:既往健康,无过敏史,手足口疫苗已接种2针,发病前两天曾去过公园。诊断:手足口病。经接诊医生罗丹的诊断分析,果果(化名)小朋友确诊手足口病。接下来,罗丹医生就这个案例,为大家讲解一下手足口病的正确防治和预防办法。
Q1
“我该怎样判断宝宝是不是手足口病?”
拿上面这个病例来说,这位家长的宝宝拒奶、不吃辅食、哭闹多,同时发烧伴有口腔、手脚上出现如下图的疱疹,肛周也有少量皮疹。经过询问,她两天前还带宝宝去了公园,小宝宝抵抗力弱,在公共场所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很容易被传染。所以,通过以上信息基本可以确诊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伴随症状)
现在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它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由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家长们怀疑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以从这几个地方来检查判断:手、足、臀、口处有斑丘疹、疱疹,多伴有发热,同时表现出厌食、哭闹增多。另外近期有无去过公共场所,接触过不卫生的玩具、食物等也要考虑在内。
Q2
“怎么做让孩子好得快?要不要吃退烧药或抗病毒药物?”
普通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就是不用治疗自己也能好,多数宝宝一周左右自愈。它由某些肠道病毒引起,但目前尚无特效的抗肠道病毒治疗药物,所以我们不建议应用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制剂)治疗的,家长能做的就是对症护理。
如果体温超过38.5℃,或者因为发烧伴有明显的不舒服,可选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烧,但两种药不可交替使用。
(罗丹医生特别提醒)
退烧药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服用,下面给出两种退烧药的参考服用剂量。体重大于44kg的孩子可参考成人剂量或遵医嘱。
布洛芬(商品名:美林),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喂药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剂量5-10mg/kg,我们按照5mg/kg计算的话,如下表:
布洛芬计量表
婴幼儿
4
kg
6
kg
8
kg
10
kg
12
kg
14
kg
16
kg
剂量
20mg
30mg
40mg
50mg
60mg
70mg
80mg
滴剂
0.5ml
0.75ml
1ml
1.25ml
1.5ml
1.75ml
2ml
混悬液
1ml
1.5ml
2ml
2.5ml
3ml
3.5ml
4ml
婴幼儿
18kg
20kg
22kg
24kg
26kg
28kg
30kg
剂量
90mg
mg
mg
mg
mg
mg
mg
滴剂
2.25ml
2.5ml
2.75ml
3ml
3.25ml
3.5ml
3.75ml
混悬液
4.5ml
5ml
5.5ml
6ml
6.5ml
7ml
7.5ml
婴幼儿
32kg
34kg
36kg
38kg
40kg
42kg
44kg
剂量
mg
mg
mg
mg
mg
mg
mg
滴剂
4ml
4.25ml
4.5ml
4.75ml
5ml
5.25ml
5.5ml
混悬液
8ml
8.5ml
9ml
9.5ml
10ml
10.5ml
11ml
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林),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喂药间隔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5次。用药剂量10-15mg/kg,我们按照10mg/kg计算的话,如下表:
对乙酰氨基酚计量表
婴幼儿
4kg
6kg
8kg
10kg
12kg
14kg
16kg
剂量
40mg
60mg
80mg
mg
mg
mg
mg
滴剂
0.4ml
0.6ml
0.8ml
1ml
1.2ml
1.4ml
1.6ml
混悬液
1.3ml
2ml
2.7ml
3.4ml
4ml
4.4ml
5ml
婴幼儿
18kg
20kg
22kg
24kg
26kg
28kg
30kg
剂量
mg
mg
mg
mg
mg
mg
mg
滴剂
1.8ml
2ml
2.2ml
2.4ml
2.6ml
2.8ml
3ml
混悬液
5.7ml
6.4ml
7ml
7.3ml
8ml
8.7ml
9.3ml
婴幼儿
32kg
34kg
36kg
38kg
40kg
42kg
44kg
剂量
mg
mg
mg
mg
mg
mg
mg
滴剂
3.2ml
3.4ml
3.6ml
3.8ml
4ml
4.2ml
4.4ml
混悬液
10ml
10.7ml
11.3ml
12ml
12.7ml
13.3ml
14ml
Q3
“护理手足口病宝宝家长要注意什么?”
饮食方面:宝宝嘴里有疱疹,比较难受,所以表现出厌食。建议吃偏凉、软糯的食品,干硬的食物不要给宝宝吃,否则越吃越疼。
宝宝生病后,要注意饮水量。如果机体水分不够,身体机能降低,疾病恢复速度就慢,再加上发烧、用退烧药后出汗,有可能会导致宝宝脱水。所以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判断孩子没有缺水的标准是观察他/他的小便次数不减少,颜色透明或者淡黄色。
一次喝得少家长可以多次喂,以诱导为主,不能强迫。不愿意喝白水,可以喝奶、喝果汁,但要选择刺激性小的,比如西瓜汁等。
护理方面:普通手足口病时,手足及肛门的皮疹对宝宝基本没什么影响,所以不用特殊处理。给孩子穿着宽松且柔软的衣物,勤剪指甲,避免宝宝抓破皮疹。皮疹无需避水和避风,可以洗澡,家里还要经常通风。但是尽量不要外出,避免传染给别的宝宝。
Q4
“今年得过以后还会再得吗?
为什么有人打了手足口疫苗还会得手足口病?”
有可能再得。宝宝打过手足口疫苗还是得了手足口,是因为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个型号,每种型号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性,而我们接种的手足口疫苗只针对病毒EV-71,所以打过疫苗还是有可能再得的。
但疫苗还是推荐打,因为打过手足口疫苗后基本不可能再感染EV-71,而这种病毒感染容易引起重症手足口病,出现心、脑、肺等器官的损伤,打疫苗总体而言,利远大于弊。
除了打疫苗,更关键的是我们平时就要做好预防:
1、避免接触病人、勤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可以有效预防好动的宝宝将手上的病毒送进嘴巴里。
(世卫组织(WHO)推荐洗手方法)
2、注意食品卫生:水果蔬菜和肉类一定要充分清洗。肉类一定要彻底做熟,水果要彻底清洗后再食用,最好能去皮,生的蔬菜,如沙拉,尽量不要给孩子吃。
3、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避免将在外感染的肠道病毒传染给孩子。在给孩子准备食物前和换纸尿裤后都要洗手后再接触宝宝。
4、生病后要隔离:建议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等孩子完全恢复正常后1周再出门(大约2周)。
最后,罗医生的郑重提醒:
手足臀口有疹子,发热厌食常哭闹。
打针吃药无特效,吃软吃凉饮水量。
预防最好勤洗手,卫生隔离要做到。
责编:桓桓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