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寰枕关节注射
寰枕关节由寰椎侧块两侧的上下关节凹与相应的枕骨髁构成,属于椭圆形的联合关节。(1)慢性寰枕关节炎。(2)急性寰枕关节扭伤。(3)枕寰关节疼痛。(4)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上颈段颈椎关节炎、下颌关节邻近翼状肌痉挛。(1)注射区域皮肤有感染或外伤。(2)有颅底骨折病史者。(3)凝血功能异常者。(1)患者骑跨治疗椅上,头前屈位,额部放在重叠于治疗背板的双臂上。(2)皮肤严格消毒后,选用5号细针,在乳突内3cm处,沿颅底骨面垂直进针3~5cm,直达关节腔,回抽无血、脑脊液后,即可注入药液1~3ml。(3)操作应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1)枕部治疗前要理发清洗,保持局部清洁。(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关节内感染。(3)进针不宜过深,防止损伤咽后壁。(4)应沿颅底骨面进针,防止损伤椎动脉,产生血肿压迫。(5)边注药边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注药。二、寰枢关节注射
寰枢关节包括左右寰枢外侧关节、寰齿前关节和寰齿后关节。(1)慢性寰枢关节炎。(2)寰枢关节半脱位或功能紊乱。(3)上颈椎椎间关节引起的疼痛。(4)枕部、侧颈部疼痛,头旋转运动疼痛或运动受限。(1)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颈部皮肤感染者。(2)寰椎严重脱位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4)患者不愿接受本法治疗。(1)病人骑坐在治疗椅上,双前臂重叠放在椅背枕上,额部置于前臂上。(2)常规皮肤消毒后,用5号细穿刺针,沿乳突下5cm,垂直进针3~5cm达枢椎骨表面,向头侧推进1~3cm,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后,即可注入药液1~3ml。(3)操作应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关节内感染。(2)操作宜轻柔,防寰椎前脱位。(3)注药前应反复回抽注射器,证明无异常反流后方可注药。(4)边注射边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药。三、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
(1)慢性颈椎关节突关节炎。(2)风湿性疾病局部表现。(3)急、慢性颈椎扭伤。(4)颈椎病、颈神经根炎、眩晕。(5)颈肩胛骨痛、颈肩臂痛。(1)颈部皮肤感染者或有伤口。(2)颈椎脱位者。(3)注射部位肿胀变形,解剖定位困难。(1)患者取坐位,头前屈,同寰枢关节注射。(2)颈椎棘突关节注射:皮肤常规消毒后,选取5号细穿刺针,在棘突间痛点处垂直进针1~3cm,注射药液2~4ml,然后可在棘突周围进行少量药液浸润。(3)颈椎横突关节注射:距乳突下端沿线1.5~2.0cm处骨突起,相当于↓2横突,以下约每隔1.0~1.5cm处所摸到的骨突起,为相应的颈↓(3~5)横突。沿颈椎棘突外2~3cm垂直进针,3~5cm可达椎骨表面,再向头侧推进1~2cm,即可达横突关节部位,进行药液注射2~4ml。(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关节内感染。(2)进针不可过度向外,防止损伤血管。(3)颈椎病变多为老年人,应注意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4)局麻药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5)操作宜轻柔,防止副损伤,注药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
神经阻滞疗法
与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检查
脊柱和骨关节疼痛检查
软组织压痛点的检查(臀髋膝部)
●END●
添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