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了妈,总是在不经意间会被孩子萌到。小时候投降手和青蛙腿的睡姿、蹒跚学步时的小身影,都可爱极了。
但旁人一句话,就能把妈妈这种沉浸在孩子可爱中的心情,瞬间变成深深的担忧:
“一直穿着尿不湿,以后会O形腿的。”
“这孩子走路腿分这么开,不会是O形腿吧?”
这些话,可把妈妈吓坏了。其实并不用这么担心,幼儿的腿看上去都有一点弯曲。孩子正常的双腿发育会经历这些过程:
1、由于妈妈的子宫空间有限,宝宝刚出生时都会有点“O”形腿;
2、到了2岁左右,宝宝双腿就会慢慢变直;
3、在2岁至8岁之间,又会有点像X形腿,但是会慢慢地变笔直;
4、10岁以后,就比较稳定了,腿型都会是直的。
“O”形腿和“X”形腿都只是正常情况的些许偏差,通常情况下不需要特殊治疗。这里需要划重点,千万不要听信长辈给宝宝“绑腿”的说法!
如果天气炎热,容易出现湿疹,痱子等皮肤疾病,还可能会阻碍宝宝腿部血液循环,减少宝宝的腿部运动,更不利于宝宝下肢发育,甚至造成髋关节脱位。如果是先天骨骼异常发育引起的畸形,与是否绑腿根本没有关系,绑腿维持一个姿势不动是很累的,起不到任何作用。
除了严重畸形外,支架、矫正鞋以及特殊锻炼一般都没有什么用,甚至有可能阻碍孩子的生理发育,并引起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孩子如果出现下面的症状,可能是由严重的疾病引起的,这时候就得就医了:
?弯曲严重;
?只有一侧受损;
?在孩子2岁后,弯曲恶化;
?在孩子7岁后,内八字的情况依然存在;
?孩子的身高比同龄人低很多。
孩子“O”形腿或“X”形腿一般分为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两种。
先天性的是由于生产的时候发生一些产伤或者是脑瘫等原因,对孩子的肌肉发育有一定的影响,造成肢体的不平衡,导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一些骨骼畸形的状况。后天性的就是要看孩子的骨骼有没有受过一些外伤而导致的膝关节的外翻或者内翻。
宝宝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导致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也会出现“O”形腿。
所以,想要宝宝拥有漂亮的腿型,家长们要做好下面这些要点来预防孩子“O”形腿哦。
1、避免过早站立学走
还没学会站立或者行走的宝宝,说明骨骼发育尚不完善。如果强行让他站立或者学走,宝宝的腿部力量无法完全支撑身体,容易造成腿骨或膝关节变形。但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家长顺其自然,不要拔苗助长就是了。使用学步车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仅会影响腿型,还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
2、定期检查
想要预防宝宝“O”形腿医院进行体检,这样医生才能帮助父母们发现问题并且对症治理。
3、饮食的补充
患上“O”形腿的原因之一是缺钙,平时妈妈可以在孩子的食物里面添加一下高钙的食品,如奶酪、紫菜、蛋黄、黑木耳等等,补充多点维生素D。可以适当带孩子晒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生成,促进钙吸收。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涉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