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口腔内都有常见的细菌,口腔中的唾液是细菌传播的载体。宝宝可以通过吸吮妈妈乳头的方式把口腔中的致病细菌传播给妈妈,其中最常见的细菌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帮助宝宝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避免把致病菌传播给妈妈。
如何保持宝宝口腔清洁?要求家长做到一早、二帮、三教育,在婴儿乳牙未萌出前就开始搞口腔卫生,在哺乳后和每天晚上,由母亲用手指缠上消毒纱布轻轻擦洗牙龈和腭部。并注意在喂养后给少量温开水,用以清洁口腔。每隔半年给婴儿进行一次定期口腔健康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保持乳头的清洁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清水清洗乳头,擦试乳头的毛巾要先用热水消毒。奶瓶、奶嘴和汤勺等用具均要用清水彻底清洁干净后再使用。
发现宝宝患有口腔炎症后,及时治疗。
常见的婴儿口腔炎症及其表现1鹅口疮本病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表面出现自组或灰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若强行擦拭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一般无全身病状以颊黏膜最常见,其次是舌、齿龈及上腭。
2疱疹性口炎起病时发热,体温达38~40C,齿龈红肿,触之易出血,继而在口腔黏膜上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小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疱疹常见于齿龈、口唇、舌和颊黏膜、有时累及上腭及咽部。由于疼痛明显,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常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3溃疡性口炎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舌、唇内及颊黏膜处,可蔓延到唇及咽喉部。开始时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随后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上有纤维素性炎性分泌物形成的假膜,呈灰白色或白色,边界清楚,易拭去,露出益血的创面,但不久又被假膜覆盖,涂片染色可见大量细菌。局部疼痛、流涎、拒食、烦躁,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C,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者约1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溃疡逐渐愈合;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如果出现上医院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