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手指关节脱位
儿童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半脱位症状
左关节半脱位
双侧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吧

什么泉州一大学生和室友讲笑话,竟然笑掉下

夏天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qbdf/160812/4932590.html

人们常用“笑掉大牙”“笑掉下巴”形容某件事情好笑到不可置信的地步,可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笑掉了下巴,嘴都合不拢,医院才将下巴复位。

医院整复科主治医师林志强介绍,人们常说的下巴脱臼、“掉下巴”,是指颞下颌关节脱位,因大笑、吃东西太用力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颞下颌关节脱离位置,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分离,闭口时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位置的一种症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和室友讲笑话下巴“笑掉”了

小郑是泉州一大学的学生,今年21岁。前几天午饭后,他和室友在宿舍聊天讲笑话。可能笑话真的太好笑了,小郑大笑中突然听到“咔嚓”一声,然后嘴合不上了,话也说不清楚。小郑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在室医院求助,但是经三维CT及多次行“口内复位”,都无法让下巴归位。

“医院时,离事发已两个多小时,脸形变长、嘴合不上,话也说不清,口水直流,且疼痛不已。”林志强说,考虑到小郑已经在外多次整复失败,人又比较紧张,他们先安抚小郑不要着急。多项综合考虑后,医生给小郑行“口外复位法”进行复位,下巴终于回归原位。

张口过大或受撞击下巴会脱臼

林志强介绍,“笑掉下巴”在医学上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颞下颌关节主要由下颌骨髁状突、颞骨关节面、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韧带组成。颞下颌关节是人面部唯一可动的关节,它位于双耳的前方,默默无闻地负责人们张口、闭口、咀嚼等面部的基本动作。可当人在张口过大或者受到某种撞击时,关节囊在外力作用下变得松弛,下颌关节头就开始下移并且滑过前下方的关节结节,导致脱位,也就是我们说的“掉下巴”。

据悉,除了大笑,引起“掉下巴”的因素还不少。老年人、体弱多病者,以及有系统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都容易发生。急性下颌关节前脱位治疗不当,会出现反复性或习惯性脱位。突然张口过大,如大笑、放声歌唱、打呵欠、咀嚼硬食或恶心呕吐时容易导致颞下颌关节脱位。打架斗殴、车祸等意外和打篮球、踢足球等对抗性激烈的项目,开口状态下,下颌受到外力的作用会脱位。拔牙、补牙时,保持张口的时间也不能过长。此外,还有陈旧性脱位等情形。

林志强表示,如急性前脱位未能及时正确治疗,时间超过两周,患者长期处于颞下颌关节脱位状态,这时候关节复位更加困难,有可能需要进行麻醉下复位或者手术治疗。

忌自行复位应及时就医

“如果下巴掉了,千万不要自己动手强行复位,医院就医,及时复位及固定。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习惯性脱位、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问题。”林志强说,“掉下巴”一般出现在张闭口或咀嚼时,耳前区的关节或肌肉会疼痛,嘴难以张大、张闭口不灵活、下巴合不上、难以咀嚼,张闭口时颞下颌关节会发出咔嚓音或类似碎纸状的摩擦沙沙音等。

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掉下巴”呢?林志强建议:不要用牙咬坚硬的核桃等,避免用嘴巴去开啤酒瓶盖,尽量避免吃过硬、体积过大、韧性过大的食物;咀嚼时,尽量不要只用一边牙齿嚼东西,两侧应均匀咀嚼;尽量避免长时间嚼口香糖、咬手指甲和磨牙,打哈欠的时候避免张口过大。此外,造成下巴脱臼的原因还可能是缺钙及缺少胶原蛋白,因此建议平时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片。

消息来源丨东南早报

记者丨陈小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riz.com/ssgjtw/934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