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宝宝九个黄
宝宝出生有黄疸很正常
可“小黄人”住院那几天
粑粑麻麻表示有点吃不消!
因为宝宝黄疸不舒服,
全家都跟着着急,
一分钟也不想和宝宝分开。
一定要抽血么?一定要住院么?
因为不能在旁陪伴
如同骨肉相离,真心煎熬!
于是,罗湖妇幼保健院出了个妙招
家有“小黄人”不用住院了
↓↓↓
有了“它”,医院照蓝光就不用和家人分开了,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孩子妈不会每天在家掉眼泪。
有了“它”,就不用自己DIY蓝光设备,吃力又不讨好,还有风险。
有了“它”,就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担心天凉会受风寒,天热会中暑晒伤。
医护们说,有了“它”,更多的“高胆”宝宝能及时治疗,家长的依从性更好了。
哪些“小黄人”可以预约?
生命体征平稳,
出生后3天胆红素≤15mg/dl
门诊日间光疗室不适用于:
1
胆红素水平≥15mg/dl。
2
高危因素:早期ABO溶血病、G6PD缺乏症、早产儿、明显嗜睡、体温不稳定。
3
出生后2天胆红素水平≥9mg/dl;3天胆红素水平≥20mg/dl。
4
如光疗2次仍未稳定者,需新生儿科医师评估后方可再次预约。
“小黄人”体验需要自行准备哪些物品?
宝宝做理疗时,
宝爸宝妈可以留在宝宝身边。
还有漂酿滴护士姐姐给宝宝做抚触~
好苏胡的哦~
作为父母,你应该知道......
第
1
点
黄疸对宝宝有啥影响
生理性黄疸多数不要紧
多数足月新生儿的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即使皮肤黄疸最明显时,血清胆红素亦不超过正常水平μmol/L(12.9mg/dL),就是一般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多不需要进行干预治疗,一般通过加强喂养、帮助排便等方法,可以让新生儿安全度过黄疸期并逐渐消退。
而对于早产儿黄疸,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干预标准,但应对措施会比足月儿更积极一些。因此如果宝宝是早产儿,建议家长更加重视宝宝的黄疸问题,及时向专业医师咨询。
病理性黄疸要小心
有些宝宝的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或黄疸程度非常重,且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延迟,这些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对于这种黄疸,我们建议及时让医生给孩子做相应检查。因为如果放任黄疸继续加深,后果会非常严重,新生儿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这就不单单是要紧,简直快要命了。即使没有要命,也可能会造成智力低下、永久性听力损伤、运动障碍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后果非常严重。
第
2
点
什么样的黄疸需要治疗?
一般情况下,足月儿黄疸最明显的时间为生后第4~5天,早产儿则为生后第5~7天。而黄疸完全消退的时间,足月儿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甚至更久。
事实上,什么水平的黄疸会对新生儿个体产生危害,受孩子状态等多因素影响,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作为干预标准。
简而言之,不能武断地定一个“正常值”,也不能生硬地划一条线:高于这个“要紧、得治”,低于这个“不要紧、随它去”。
新生儿科医生一般会结合宝宝的胎龄、日龄、体重、健康状况、有无高危因素、是否能达到有效随访以及黄疸变化曲线等多项指标,来综合判断是否需要特别处理。
这个决定专业性较强,家长们还是把这个“难题”交给专业儿科医生吧!
第
3
点
父母能怎么做?
医院里听医生,回到家自己评估,有问题莫迟疑。
目前我国大部分健康新生儿还是在出生后3~4天出院,顺产可能会提早至2~3天出院,越是早出院,刚回家几天对黄疸的监测越要谨慎,有问题及时就诊。
1
大致估计黄疸水平。用肉眼粗略评估宝宝黄疸的程度:黄疸一般最早出现在头面部和眼睛,如果只有这些地方看到皮肤黄染,胆红素水平大概是5~6mg/dL,可继续观察;
当波及躯干、四肢时,胆红素约10mg/dL,如果宝宝出生尚不足3天,这种程度的黄疸需要引起爸妈们重视;
如果手心、脚心也出现了黄疸,及时送医,让专业医生通过仪器进行判断。
2
警惕常见高危因素。有以下情况时,爸妈们最好更加留心一些:熊猫血妈妈的二胎阳性血宝宝、O型血的妈妈的非O型血的宝宝、早产儿、低体重儿、患有G6PD缺乏症(蚕豆病,一种遗传疾病)、孩子存在体温不稳定、精神反应差、嗜睡等表现。
3
帮助宝宝消退黄疸。加强喂养,促进排便。还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辅助治疗的药物,如肠道益生菌等。
总而言之
家有小黄人,爸妈记住3点
1
无需焦虑:新生儿黄疸大多是生理性过程,医生指导下监测黄疸变化,必要时及时干预,宝宝多可以平安度过黄疸期。
2
但要重视:因为“高胆红素血症”不及时治疗,会给宝宝造成不可逆严重损伤。
3
配合医生:住院期间,黄疸评估可交由医生处理;出院后1周内,家长要充分重视黄疸变化,有情况及时就诊。
罗湖新手父母怎么预约?
罗湖区妇幼保健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