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敏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尤其对于那些家里面有个“小吃货”的家长们。孩子们享受各种美食的同时,父母却在一旁紧张兮兮的担心他能不能吃这个、能不能吃那个。毕竟孩子一个不小心过敏,事情可就麻烦了。那么今天,宝妈就给大家说说宝宝过敏的各种注意事项吧。
什么是过敏?
从医学上来说,过敏是指免疫系统将一种无害的物质误判为异物,对其发生不良反应,表现出各种过敏症状的情况。一般来说,引起过敏的原因有很多,这些引起过敏的物质包括环境刺激物质如花粉和孢子、食物、药品,以及微生物如尘螨等等。
过敏通常表现在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等方面,
常出现的症状有:
咳嗽、喘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荨麻疹、眼部瘙痒、眼结膜水肿、鼻塞、打喷嚏、腹痛等。
当宝宝出现其中某一种症状时,妈妈要多加注意,要思考一下是否在过去这段时间给宝宝添加了新的食物导致过敏,或者给宝宝添加了之前有过敏过的食物,要注意观察,严重时需立即就医。
常见的过敏症状有哪些?
皮肤干、痒、湿疹
有时,过敏并不一定出现红疹。皮肤干、痒也是过敏的表现;当然宝宝的过敏表现为湿疹或湿疹居多。
荨麻疹
荨麻疹就是大家常说的“风疙瘩”。疹子呈约1厘米直径的风团样,凸出皮面、剧痒。荨麻疹出现后常迅速增多,但也经常很快消退。它多由过敏造成,但过敏原因通常难以寻找。通常怀疑与花粉、衣物等过敏有关。
过敏性鼻炎
春季出现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应该考虑宝宝是不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有时会被以为是感冒,妈妈们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观察一下宝宝:宝宝到花草多、飘柳絮的地方症状有没有加重?宝宝服用治疗流涕鼻塞的感冒药物,是不是症状缓解并不明显?宝宝的症状是不是已经持续了2-3周仍不见好?
如果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应该带宝宝去耳鼻喉科确诊一下。
过敏性咳嗽或哮喘
如果宝宝春季或秋季有咳喘发作,一到春季又出现比较明显的咳嗽甚至喘,要考虑是过敏性咳嗽或哮喘,需要由医生判断病情并进行治疗。
过敏性结膜炎
一到春天就有很多孩子爱揉眼睛,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的结膜有明显充血。这有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需要请医生诊断。
宝宝过敏的原因
引起宝宝过敏的因素非常多样,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宝宝本身是过敏性体质;
2、宝宝不慎接触了过敏源;
花粉、粉尘、柳絮等容易致敏的过敏原在春季明显增多,而天气晴好、景色宜人,宝宝又增加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因而接触到过敏原的机率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宝宝春季活动量增大,食欲旺盛,宝宝也容易吃到一些新食物,从而过敏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种种因素又恰逢“换季”这个容易出现免疫紊乱的时期,过敏体质的宝宝常常会苦不堪言。
科学应对宝宝过敏
食物回避和食物替代显效快,药物治疗可以获得暂时效果。
1、、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过敏源
回避过敏原,就是要回避会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环境。例如海鲜过敏禁食鱼虾海鲜、蛋白质过敏忌食牛奶制品等;花粉过敏的宝宝就尽量减少接触花草。如果是户外,尽量戴上口罩,同时,家里要经常打扫卫生,一些毛绒制品容易引起咳嗽或哮喘等。如果宝宝容易出现湿疹、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现象,妈妈们要注意问题是不是出在衣服上,避免化纤、羊毛衣物,尽量选择宽松,纯棉的贴身衣物。
②辅食添加原则
2、岁以内婴儿,不宜食用鲜牛奶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鸡蛋白(清)以及带壳的海鲜,不应额外添加食盐、食糖和其他调料。
1.5岁以内婴儿,以奶为主食,辅食不要喧宾夺主。切忌多种新食物一起添加,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
3、注意饮食细节
给宝宝吃的食物要煮熟煮透,尽量避免给宝宝进食含有防腐剂等添加剂的食品,可以用食物日记记录新食物添加的名称和时间,必要时拿出来参照。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