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而网上的各种不实信息
也增加了这种焦虑
两万步走出滑膜炎,
谣言止于智者!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滑膜炎
谣言1
滑膜炎=滑膜发炎?
错!要认识滑膜炎,首先要明白它的病理。
Q:什么是滑膜?
在膝关节中有一种分泌润滑液的组织,这个组织就叫作滑膜。
滑膜炎,不是一种病,只是一个症状。就像我们头疼、肚子疼一样,别看症状一样,但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可是千差万别,滑膜炎也是如此。那都是哪些因素可以引起滑膜炎呢?
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滑膜炎,结核性滑膜炎;
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关节炎;
损伤或物理刺激:比如半月板损伤、出血刺激,寒冷刺激;
化学刺激:体内环境过酸、过碱,比如痛风,尿酸盐引起关节内的渗出;
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的变化,如女性经期、妊娠期、产后和绝经期滑膜炎;
累积应力:关节过度疲劳、过度负重、手术等;
关节不稳定:包括关节的新鲜或陈旧的韧带损伤引起关节不稳,滑膜受到膝关节内骨头的挤压、刺激,形成的滑膜炎;
异体蛋白的刺激:动物、昆虫的叮咬,比如猫、狗、蚊、松毛虫等。
肿瘤类病变: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慢性炎症刺激或脂质代谢异常造成膝关节滑膜增厚,并在滑膜表面有细长绒毛或结节状增生。其性质介于良性与恶性肿瘤之间。
小儿滑膜炎:一般属于病毒感染性滑膜炎,也称一过性滑膜炎。
老年人膝关节滑膜炎:多继发于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因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产生的机械性、生物化学性刺激,继发膝关节滑膜水肿、渗出、积液、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等。
所以,滑膜炎只是一种表象,它的实质是关节受伤了。
谣言2
走多了就会得滑膜炎?
错!!关节真的没有那么脆弱!
只要姿势正确,健走带来的正常压力,关节完全能承受。网上的谣言刻意忽略滑膜炎病因的多样性,非常片面!
滑膜炎的发病原因,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
01
突发性关节受损
摔跤等剧烈撞击导致关节受伤,没有恢复彻底,就会留下滑膜炎等后遗症。
02
生活习惯不当
比如健走时膝盖綳得过紧,迈步无缓冲;再比如下大雪了还坚持不穿秋裤
03
免疫循环能力下降
也有一些人,平时不爱走路更不常运动,却无缘无故得了滑膜炎。
那大约是免疫力太弱,抵挡不住细菌入侵!
谣言3
得了滑膜炎,
不能再运动?
错!!!彻底康复之后更要运动!
对滑膜炎患者来说,关节受伤之后,肌肉萎缩得非常快。
运动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只有通过运动强化周边肌肉,才能更好地保护关节,把复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当然,这是建立在完全痊愈的基础之上!
破除了这么多谣言,那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得了滑膜炎呢?
一张「滑膜炎自查表」
是VS不是一查便知
滑膜炎自查小表单
1)胀痛
平躺、静坐时感到胀痛。这是由于滑膜充血、滑液增多造成的。
2)局部肿高
常见于膝关节滑膜炎,表现为红肿,按压时皮肤回弹困难。
3)活动困难
一活动就尖锐疼痛。膝关节滑膜炎表现为难以弯曲、伸直、转动膝盖。髋关节滑膜炎表现为难以将大腿向外打开或向内收起。
4)控制力下降
关节发炎后,周边的肌肉对关节的控制力会明显下降。活动时会出现颤抖、无力等症状。
★★★★★
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
切勿掉以轻心,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面对滑膜炎急性发作时,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1、首先是制动、多休息
休息,是滑膜炎急性发作期最重要的治疗方式,这里所说的休息是要求病人除了上厕所之外尽量少活动,但要注意锻炼股四头肌(大腿肌肉)的肌力,一般需要坚持休息1-2周或3-4周时间。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图。
另一个小动作——直腿抬高:(也是锻炼股四头肌)
如上图,先坐稳,保持膝关节在座椅范围外。
然后整条腿用力绷直并保持水平状态,同时用力勾脚尖,此时可明显感觉到大腿肌肉紧张。
坚持抬高腿30秒,放松5秒,然后重复进行。
这是带伤示范,动作比较快。大家自己在做时,一定要持久一点,保持抬高腿、绷紧肌肉30秒再放下。
2、积液到底要不要抽?
对于关节积液,抽取需谨慎,尤其不能在无菌操作不严格的情况下抽取关节腔的积液。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关节腔内感染。如果关节肿胀特别明显,可以抽出关节积液,但一定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
3.运用消炎镇痛药与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在滑膜炎的急性期,如果疼痛特别严重,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抗炎药物进行镇痛治疗。
(2)物理治疗:比如一些中药热敷、超短波、中低频电疗、蜡疗等,都是比较有效促进关节积液吸收的方法。
来源:动动计步器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