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李肖肖宗雷记者吴涛
河南商报宝姨看到这则新闻时的感受可能和大家一样:这只是个小概率的事。
可是,任何一个小概率,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就是百分百的伤害啊,不管怎么说,小心一点总是不为过的。
8个月大宝宝被诊断为川崎病,疑因和亲吻有关
据潇湘晨报2月20日报道,在长沙,8个月大的男孩多多(化名)因连续高烧数天被送进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诊断结果是川崎病,这是一种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小儿疾病。孩子怎么会患上这种病?医生的回答是,可能和“大人对孩子的亲亲抱抱”有关。
孩子怎么会患这种病?妈妈想起,春节期间,她带孩子回长沙县老家,孩子被不少大人亲亲抱抱过。之后的数天,妈妈发现孩子眼睛通红,出现了发烧的症状。一开始,他们觉得小孩子多少会有些感冒发烧,也没在意。但随后,孩子就高烧,没法进食,体温一度达到了41℃。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继志经检查断定,孩子的症状是属于不典型川崎病。他说,川崎病的病因不是非常明确,大多数人认可是机体感染病源菌导致的超免疫反应,“大人对孩子的亲亲抱抱,有可能是导致孩子感染的原因。”
川崎病和感冒类似,伤害心脏
川崎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只要是有血管的地方,都有可能会病变。初期表现与感冒相似,发烧、出疹子,所以容易误诊。如果错过治疗时机,还会引起肝脏、心、肺、肾脏等器官的病变,而这些变化,从外观是看不出来的。多发于6个月~5岁儿童,具有发病急、对患儿伤害大的特点。
川崎病,河南商报宝姨此前专门了解过,这种看上去名字挺稀罕的病,实际上在郑大三附院(省妇幼保健院)每周都要遇见一起。
郑大三附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刘云说,川崎病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个陌生的名词,不过对于医疗界,这几年对于这种病的判断已经比较完善。
刘云说,川崎病很多时候因为前期的症状和感冒类似,反而很容易被家长忽略。一般来说,川崎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烧2周左右有可能退烧,也有可能会自愈,最可怕的不是这种病本身,而是它所引发的并发症。
川崎病患儿一般延误一个星期,容易损害心脏,特别是容易损害冠状动脉。大概每10个川崎病患儿中有两到三个,因为延误治疗时间加重患儿的病情。而川崎病病情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缺血性心脏病或者猝死等突发情况。
重要事情说三遍:少亲孩子!少亲孩子!少亲孩子!
实际上,很多病虽然不敢说一定是由于亲吻孩子引起的,但是宝姨多次采访医生的观点是:最好不要亲孩子。比如此前宝姨报道过的“亲吻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即EB病毒感染。
据了解,“亲吻病”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父母亲吻儿童、口对口喂食等都会发生感染。EB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为多。
专家提醒,当自身有疾病,或有发烧、感染、咽喉痛、发炎等症状时,还是别跟他人特别是儿童亲吻或分享食物,免得传播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亲孩子、把食物嚼碎了喂给孩子等行为要尽量避免。因为大多数孩子携带此病毒是从家长或照看者那里感染来的。父母最好和孩子分餐,不要把大人吃过的东西再喂给孩子。另外,家长回到家后和宝宝亲密接触前,最好洗洗手、刷刷牙,做好清洁。如外面空气不太好,最好清理鼻腔(用棉签擦一遍),以免疾病入侵。
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和公号转载
统筹/李雅静编校/王海玲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河南商报宝姨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