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的朋友们, 对于宝宝而言,由于机体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常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一系列疾病。
医院看医生时,医生常常会让去做血常规,密密麻麻的化验单,对于不懂医的新爸妈们,真是费尽脑筋。
其实,对于普通妈妈,看懂宝宝血常规化验单6个检测项目就可以!
白细胞
超出正常值不一定只是感染。
白细胞数值超过正常范围,会提示有细菌感染的可能,但并不绝对。
新生儿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很快会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当人体在支原体或其他微生物感染时,白细胞也有可能升高,只是升高的几率或幅度没有细菌感染大。
人体在受到病毒感染不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能会下降,低于正常值。
罹患血液病或肿瘤等疾病时白细胞升高、正常或降低,所以,白细胞高于正常范围不一定只是感染。
红细胞
一般感染数值不会有大变化。
红细胞是血液中携带氧的主力军,感染、贫血、血液病时数值都会下降。
一般感染时,红细胞数值不会有太大变化。
如果感染较严重,可能会影响人体的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下降。
血小板
警惕血小板持续走低。
血小板是一个复杂的指标。
人体在受到感染时,血小板的数值会升高、会降低、也可能不变。
需要家长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检查,宝宝的血小板数值一直很低,就可以判断宝宝一定处于疾病状态,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血液疾病,需要继续检查。
此外,宝宝在非感染情况下的血常规异常同样需要 结合宝宝的状态表现,在可以排除受感染的情况下,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数值持续异常,反复治疗也不见效果的,就要积极进一步治疗以明确病因。
血红蛋白
贫血不一定只是缺铁。
血红蛋白是判断宝宝是否贫血的最简单指标。
数值低于正常同年龄段的参考范围,就要考虑宝宝贫血。
然而,贫血不只有营养不良性缺铁性贫血一种,还有很多种贫血类型,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感染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需要到血液科检查后对症治疗。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数值升高表明受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同白细胞基本相似。
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感染症状,中性粒细胞升高,表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可能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如果中性粒细胞高出正常值数十甚至数百倍或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极高时,就需要积极排除主要的几个原因,如严重细菌感染出现脓毒血症、免疫系统方面的炎症。
宝宝最常见的血管炎如川崎病等,需要医生进一步检查。
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
淋巴细胞主要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
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宝宝可能是病毒感染。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